不管是南美洲的“月亮穀”或者阿勒萊皮盆地,都曾生長著大量恐龍,它們在那裏繁衍生息,在那裏自在覓食。現在,就讓我們踏著化石留給我們的足跡,一起去探尋神秘的南美恐龍世界吧!
阿勒萊皮盆地的恐龍
在巴西的阿勒萊皮盆地,人們挖掘出了大約1億年前生存在早白堊紀的恐龍化石。
桑塔納組石灰岩層
當時的南美洲和非洲相距很近,但隨著兩塊大洲漂移,一個內陸海形成了。在大陸的邊緣生活著一些小型肉食性恐龍,如小坐骨龍和桑塔納盜龍等。除此之外,還有類似激龍這樣,有著古怪名字的大型肉食性恐龍,在這一地區尚沒有發現植食性恐龍。肉食類恐龍很可能是靠捕食魚類為生。曆經歲月蹉跎,海床上的沉積物最終形成了岩石,這就是世界著名的桑塔納組石灰岩層。
險些丟了姓名
在阿勒萊皮盆地,有一種恐龍的尖齒呈圓錐狀,叫崇高龍,與激龍一樣,人們也是從桑塔納組岩層中發現了它的頭骨化石。雖然它被描述為一種以魚為食、頭長得像鱷魚的新的棘龍類,並因此而得名,但也有人認為它屬於激龍。如果是這樣,崇高龍一名將被廢除。
盆地裏的化石
無脊椎動物化石,像蜻蜓化石,尤其是昆蟲化石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崇高龍的前肢長有三指,都長有帶鉤的爪子,可用來抓捕獵物。小坐骨龍的前肢和美頜龍一樣,都很小。小坐骨龍這種小型肉食性恐龍生活在海岸邊,靠獵食那些能一口吞下的小蜥蠍為生。
當古生物學家對化石進行研究時,他們發現動物的腸管竟然也被石化保存了下來,這種情況是很罕見的。一般來說,軟組織很少能被保存下來。據此,科學家能夠確認出內髒在小坐骨龍骨盆中的具體位置。
你知道嗎?
今天的阿勒萊皮盆地的大部分都位於巴西南部的塞阿拉州內。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生長著多刺的樹、仙人掌和青草。由於植被豐富,這一地區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這也有利於保護這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此處獨一無二的化石寶藏。
奧卡地區的恐龍
奧卡龍,是中等體型的獸腳亞目恐龍,有4米長,臀部約有1米高,尾巴力量十分強大,屬於食肉恐龍,前肢短小,但手臂較長,善於奔跑,是阿貝力龍科內最完整的恐龍。
獨特的化石點
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亞是一片怪石叢生的幹旱沙漠地帶,範圍跨越阿根廷和智利兩國。遠古時期的巴塔哥尼亞曾是獵食者的天堂,在這裏,可怕的南方巨獸龍和體型小一些的奧卡龍都是危險的不速之客,它們常常會捕食那些剛孵化出來、毫無防禦能力的小恐龍。
在奧卡地區有一片獨特的恐龍巢穴化石點,在沙漠地麵上淩亂散布著許多晚白堊紀蜥腳類恐龍的蛋化石,這些蛋大約產於8000萬年前。
奧卡龍的命名
奧卡龍是根據1999年在阿根廷發現的一具幾乎完整的化石命名的,最獨特之處是其頭部有非角狀的腫塊。
奧卡諾根湖怪
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奧卡諾根湖中,有著加拿大最著名的水怪——奧古普古水怪。早在歐洲移民到達該地區之前,當地的印第安人就傳說:在奧卡諾根湖中,存在著一頭巨大的怪獸。
第一次目擊奧古普古水怪的記錄發生在1872年,目擊者為約翰·阿裏森夫人,隨後目擊事件不斷發生,一直持續至今,因此許多人堅信奧古普古水怪是真實存在的。原本生活在奧卡納根湖周圍的古印第安人,一直認為湖中有湖魔。如果不事先祭祀一番,他們絕不敢劃船進入,否則“湖魔會在風暴中出來索命”。
當白人定居者在19世紀中葉來到該區域後,他們剛開始並不相信當地有關湖魔的傳說,直到目擊水怪的事件不斷出現。在一例早期目擊事件中,有兩匹正在橫渡奧卡納根湖的馬突然被什麼東西拖入水底,而馬的主人及時將連接馬與自己小船的繩子割斷,這才死裏逃生。
其實所謂湖怪,也可能是迄今為止我們人類未曾發現的新物種而已。據生物學家估計,地球上可能生存著1億個物種,我們人類目前發現和認識的不到二百萬種。因為有許多地方目前人類還無法到達,像大西洋的一些巨大海溝,深達十幾公裏,在那裏生活著許許多多我們從未聽說過的生物。另外,還有一些我們所認為的怪物很有可能就是當地原有物種的變異,隻是人們暫時還沒有認識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