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各類恐龍大顯身手(1)(1 / 2)

恐龍有著不同的類別,各類恐龍均有明顯相互區別的特征。它們有的食素,有的食肉;有的體型龐大,有的輕盈嬌小;有的凶猛無比,有的膽小如鼠……下麵就讓我們一一揭秘,給大家展現一個多角度的恐龍世界。

蜥腳類恐龍

如果時光倒流,回到1.5億年前,那時陸地上的統治者就是巨大恐龍群,其中的主角則是有100多個種類的蜥腳類恐龍(屬於蜥臀目)。蜥腳類恐龍中身長最長的超過30米,有很長的頸和尾,粗壯的四肢支撐著如大酒桶般的身軀。當時,雖然陸地上的生命已出現了4億年,但是除了蜥腳類恐龍之外,陸生動物中沒有身長超過20米的。

身軀龐大

蜥腳類恐龍曾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當今世界上所有已經發現的化石以及所有現存動物,都沒有能超過它們的。它們最小的也有8米長,最大的竟然達到了40米長!它們都是植食性恐龍,用四隻腳緩慢地行走。它們身軀龐大,腦袋卻很小,再加上細長的脖頸,樣子非常特別。

獨特的進食方式

蜥腳類恐龍進食的方式非常特別:它們用像梳子一樣密的牙齒把樹枝上的葉子全部捋下來吞掉,這樣,當其他恐龍趕到的時候,樹上就隻剩下光禿禿的樹幹了。蜥腳類恐龍沒有臼齒,因此不能咀嚼食物,隻能借用吞進肚子裏的石頭,幫助它們磨碎吞下的食物,以便於消化。

其他結構

蜥腳類恐龍肌肉發達,脖子和尾巴非常有力,這使它們不用費太大力氣就能夠到長在高處的食物。它們的尾巴從不拖在地上,而是彎向身體一側。它們的腳爪上都有5個腳指頭,這和蜥蜴是一樣的。它們的腳趾和現在大象的腳趾非常像:平放在地上,趾端長有圓形的蹄狀趾爪,能在土地上留下圓形或是卵形的腳印。它們的後腳掌上還長著彈性的肉墊,可以減弱走路時的聲響,以防止被敵人發現。

巨龍類恐龍

巨龍類恐龍打破了一個又一個紀錄。這類恐龍中最著名的是阿根廷龍,它是地球上存在過的體形最龐大的動物。巨龍類恐龍出現在侏羅紀晚期,大部分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亞洲、歐洲和北美洲。

凹凸不平的身體表麵

巨龍類的肋部和後背部位都覆蓋著很多小骨板,這些小骨板凹進了皮膚裏。這種保護裝置可以幫助這些恐龍抵禦肉食性動物的攻擊。

阿根廷龍的發現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對巨龍類恐龍都不是很熟悉,因為發現的化石很少。2001年,兩具阿根廷龍的化石骨架在馬達加斯加島被發現,其中一具幾乎達到90%的完整度。在那之後,2005年,一具巨龍類恐龍的完整骨架化石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被發現。

薩爾塔龍

薩爾塔龍有12米長,重達25噸。它身上的小骨板周圍還長著很多骨質的小突起,這讓它看起來像被皰疹覆蓋著一樣。這些骨質小突起非常堅硬,可以幫助它抵擋其他動物牙齒的攻擊。

“侏儒”巨龍

並不是所有巨龍類恐龍的體形都非常龐大,也有一些“侏儒”巨龍,例如掠食龍,它隻有8.5米長。一具完整的掠食龍骨架化石2001年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采石場裏被發現。通過這具化石,科學家們對巨龍類恐龍有了更多的認識。

浪漫之城裏的恐龍化石

1989年,一個葡萄園園主在普羅旺斯的葡萄園裏發現了一具巨龍類恐龍的骨架化石。這種恐龍後來被命名為葡萄園龍,它有15米長。

更早的發現

其實,阿根廷龍的化石早在1989年就被發現了。當時,一塊1.5米長的骨骼化石在阿根廷出土。經過研究,這是阿根廷龍脖子上的一塊頸椎骨。

肉食龍類恐龍

1.8億年前,一群新的獸腳類恐龍出現了,這就是肉食龍類恐龍。肉食龍類恐龍的體型非常龐大,至少有7米長。它們的下頜非常有力,牙齒呈錐形彎曲,就像軍刀。它們的尾巴粗壯有力,可以用來支撐身體。很快,肉食龍類恐龍成為侏羅紀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