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各類恐龍大顯身手(2)(1 / 2)

白堊紀出現了似鳥龍科恐龍。它們體長3~4米,後肢非常有力,脖子很長,小小的頭上長著一張小嘴。它們跟今天的鴕鳥很像。似鳥龍科通常被認為是植食性的,但也有人認為它們可能是雜食性恐龍,像今天的小鳥一樣吃昆蟲、水果和蔬菜。

似鴕龍

似鴕龍的雙腿很有力,長長的脖子向前傾,頭上長著一張小嘴,嘴裏沒有一顆牙齒。我們不知道它是否有羽毛。它不能咬,也不能抓,因為爪子上的趾爪一點兒也不鋒利。它最主要的防禦措施就是飛速奔跑。

和鳥類一樣,似鴕龍的眼睛長在頭的兩側。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它不用轉動頭部就能看清周圍情況。因為有了這樣的全景視角,它總能在緊要關頭迅速逃跑。

思維活躍的恐龍

似鴯鶓龍擁有一雙長腿,它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70千米,幾乎是恐龍裏跑得最快的。大眼睛使它可以在夜間追逐蜥蜴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它的大腦大小接近現代鴕鳥的大腦大小,這讓它成為“思維”最活躍的恐龍之一。

鵜鶘龍像鵜鶘

在鵜鶘龍的嘴下方都有一團墜著的“口袋”,所以說鵜鶘龍像鵜鶘。科學家在西班牙的一個湖邊找到了似鵜鶘龍的骨架化石。他們認為似鵜鶘龍在捕魚的時候把魚儲存在這個“口袋”裏,就像現在的鵜鶘一樣。另外,鵜鶘龍是唯一長著牙齒的似鳥龍科恐龍。它的牙齒很堅固,而且長得尖尖的。

像雞不是雞

似雞龍常用爪子刨地尋找種子和昆蟲一類的食物,這和雞的行為很像。不過,似雞龍有6米長,400千克重,比鴕鳥還重兩倍,這就跟雞一點兒也不像了。

前肢化石

1970年,一塊長2.4米的似鳥龍科恐龍的前肢化石在蒙古被發現。這種被命名為“恐手龍”的恐龍,體長有10米左右。

棘龍科恐龍

棘龍科恐龍的背上長著一麵帆樣的冠,很像西方傳說中的龍的形象。它們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那長長的嘴,裏麵長著很多錐形的牙齒。它們是非常優秀的“漁民”,這種習性在恐龍身上很少見。

與鱷魚的相似處

它們都長著長長的嘴、直直的牙,以及朝上的鼻孔。因為爪子很尖,它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抓住光滑的獵物,比如魚類。

怎樣活動

棘龍科恐龍幾乎和霸王龍一樣高大。盡管體型龐大,但它們能迅速出擊追逐獵物。身高4米的它們可以氣喘籲籲地跑得飛快。

背上有大冠

棘龍科恐龍背上的冠有2米高,就像一麵帆。這個冠一方麵可以用來吸引異性,另一方麵可以作為“扇子”或是“太陽能傳感器”,以便降溫和保暖。

重爪龍吃什麼

1983年,人們在英國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重爪龍化石。在它的胃裏,人們發現了魚的鱗片和牙齒的殘骸化石,還找到了一隻禽龍(一種植食性恐龍)的化石。人們由此知道,重爪龍不僅會捕魚,還會捕食水邊的植食性動物。

重爪龍兩隻前爪的大趾上都長著一隻彎曲的長達35厘米的鐮刀狀趾爪,這就是它的捕魚利器。它在湖邊像熊一樣守候著魚兒的出現。

似鱷龍的利爪

似鱷龍的前肢很強壯,前爪上3根趾頭上都長著尖利的趾爪。它用這樣的爪子可以輕易地穿透魚的身體,同時也能用它們殺死其他在沼澤旁喝水的動物。

鳥腳類恐龍

在白堊紀初期,它們是恐龍裏種類最多的一類。這類恐龍幾乎在所有大陸上都生活過。它們的身體在後來變得越來越沉重和肥胖,並開始用四肢行走。因為它們的腳趾的樣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鳥類,所以我們又叫它們鳥腳類恐龍。

用四肢腳走路

禽龍的體重達5噸,和現在的大象差不多;體長10~12米,像一輛公共汽車。這樣的身材使它們必須用四隻腳走路。還有,它們的腳趾長得很像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