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目標跨世紀
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裏約熱內盧召開。會議通過了《裏約環境與發展宣言》、《本世紀議程》、《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等重要文件,並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充分體現了當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思想,反映了關於環境與發展領域合作的全球共識和最高級別的政治承諾。《本世紀議程》要求各國製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和政策,迎接人類社會麵臨的共同挑戰。執行《本世紀議程》是各國加強國際合作,促進經濟發展和保護全球環境的新開端。
聯合國環發大會以後,全球環境事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人類可持續發展意識不斷提高;相當多的國家製定了可持續發展的本世紀議程和綠色計劃;如韓國宣布,到2005年將耗資近60萬億韓元(737億美元)實施"深化綠色"全國工程。該計劃工程中的擴大水供應、垃圾處理和其他基礎環境設施將占計劃總投資的2/3。韓國環境部的一位官員說:"幾乎政府的各個部都將參與建設綠色國家的計劃工程,它將分為二十多個不同的環境部分。"按照公布的計劃工程,韓國將把垃圾加工處理率從目前的45%提高到80%。政府計劃投資12.2萬億韓元通過使用過濾設備和供應清潔的燃料來階止空氣汙染。全球和區域環境合作有所進展,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加強;國際環境履約取得進展。如在停止生產和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方麵,全世界各國都開始采取切實行動。
裏約會議帷幕剛剛落下,我國政府就以跨世紀的戰略眼光,製定了"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強調了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針。
1994年,我國製定了《中國本世紀議程》,提出了62項與環境有關的優先項目計劃。
我國對履行各項國際環境條約持嚴肅負責的態度。迄今已製定了《環境保護行動計劃》、《消耗臭氧層物質逐步淘汰國家方案》、《關於嚴格控製境外危險廢物轉移到中國的通知》、《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等法律法規,成立了相應的履約執行機構,在實際履約方麵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1996年7月15~17日,我國環保事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盛會--第四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江澤民、李鵬、朱鎔基等領導同誌在會議期間親切接見全體與會代表並合影留念;江總書記在會議座談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李鵬總理在開幕式上作了重要講話;宋健國務委員在閉幕式上作了總結講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丙乾、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正英到會並分別發表重要講話;國家環保局局長解振華受國務院委托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
這次具有跨世紀和戰略意義的會議,總結回顧了"八五"期間我國環保工作取得的經驗和成就,研究部署了"九五"期間環保工作和任務,進一步落實環保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動員全黨全國人民,努力控製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確保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環保目標。
江澤民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始終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經濟的發展,必須與人口、環境、資源統籌考慮,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後代著想,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他強調,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短缺,科技水平不高,經濟技術基礎比較薄弱,保護生態環境麵臨的任務很艱巨。因此,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我們必須努力做到投資少、消耗資源少,而經濟社會效益高、環境保護好。
李鵬總理在講話中指出,未來15年,我國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環境保護工作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為了確保環保目標的實現,要繼續解決認識問題,特別是領導幹部的認識問題。當前要做好四個方麵的工作:一是必須嚴格環境管理;二是必須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三是必須逐步增加投入;四是必須加強法製建設。
第四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以後,國務院很快下發了《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幹問題的決定》,國務院批準、國家環保局下發了《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以及《"九五"期間全國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計劃》和《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以確保"九五"環保目標實現。
我國環境保護麵臨的形勢
1996年~2000年,我國經濟總量將持續增長、人口繼續增加。"九五"期間國民生產總值將以每年8%的速度持續增長;人口以年均10.83%的速度增長,到2004年將達13億;城市化進程加快,4000萬農民將轉向非農業生產。到2000年,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將達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綜合國力大為增強,人口將達到14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