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考古發現(1)(1 / 3)

吳哥窟

1860年的一天,法國博物學家姆奧為了尋找珍禽異獸,來到金邊西北25千米處的洞裏沙湖岸,並在這個荒涼的密林深處發現了震驚世界的吳哥遺址。這片重見天日的“廢墟”卻是一個輝煌燦爛的古文明曾經存在的鐵證。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也叫“小吳哥”,梵語意為“寺之都”,是吳哥古跡群裏最負盛名的一座古跡。吳哥窟位於柬埔寨的西北方,是柬埔寨最有名的古代建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

吳哥窟建於公元12世紀,原是一千多座建築群落的總稱,現在保存下來的、尚有價值的隻有數十座。整個廟宇由大石塊砌成,縫隙嚴密,沒有任何黏結物,有點像金字塔。吳哥窟坐東朝西,可分為東西南北四廊,每廊都有城門。一道由正西往正東的長堤,橫穿護城河,直通寺廟圍牆西大門。過西大門,又一條較長的道路,穿過翠綠的草地,直達寺廟的西大門。在金字塔式的寺廟的最高層,可見矗立著5座寶塔,周圍4個小寶塔,主塔被圍繞其中,塔內布局對稱,有許多雕像、長廊。長廊外雕有許多神像。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存這份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造型,已作為標誌展現在柬埔寨的國旗上。1992年,聯合國將吳哥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圖坦卡門之墓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發現了圖坦卡門之墓,它位於帝王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這是一個重大發現,出土古物數量繁多,具有珍貴的曆史價值。

圖坦卡門之墓坐落於尼羅河西岸,與盧克索和卡納克隔河相望,是典型的埃及十八王朝的設計。墓的入口有一段樓梯通往短走廊,第一個房門是前室,內有許多陪葬品。前室邊上是附加室,遠端通往墓室開口,墓裏有圖坦卡門的棺材,墓室旁邊的庫房是“寶藏室”,有墓壁畫,最引人注目的是有12隻猴子,代表夜間12個小時,在古埃及,猴子預示“太陽升起的動物”,進而意味“起死回生”,12隻猴子象征法老在陰間跨越生死交界處所需的12小時,墓室有4件鍍金神龜,是法老的陪葬物。紅色石英棺中有3層套棺,圖坦卡門的木乃伊在最裏層,由純金製成,重110.4千克。

烏爾發掘

曆史上許多人曾經對烏爾進行發掘,許多人認為烏爾是一個容易發掘而又豐富的遺址。最早在烏爾進行發掘工作的是一位英國的總領事泰勒,他發掘了神廟的一小部分。在神廟最上層的4個角上有巴比侖最後那位國王拿波尼度(公元前639年)的書文,其結尾是一個為他兒子做的祈禱。泰勒後還有不少旅行家來到這裏,他們都發現地麵上散布著古老的巴比倫遺跡和寫有符號的石頭等。

在考古學家查爾斯·倫納德·伍利的領導下,從1922-1934年大英博物館和賓西法尼亞大學開始資助對烏爾的發掘。他們一共發掘了約1850個墓葬,包括16座被稱為“皇家墓葬”的、擁有眾多古跡的墓,絕大多數墓已經被盜。在廟宇區外還發現了許多普通人的住房。在皇家墓葬的下麵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層淤積的黏土,在它的下麵他們發現了更早的遺跡,其中包括毆貝德文化的陶瓷。

科潘遺址

1576年西班牙人迭戈·加西亞從危地馬拉去洪都拉斯的聖佩德羅蘇拉城途中,發現了這個淹沒在草莽叢中的古城遺址,這就是有名的科潘遺址。遺址包括金字塔、祭壇、廣場、6座廟宇、石階、36塊石碑和雕刻等。它位於洪都拉斯西部、靠近危地馬拉邊界的聖塔羅薩西56千米處的峽穀中。公元前2000多年為瑪雅古王國首都,也是當時的科學文化和宗教活動的中心。

廣場修建在林木叢生、起伏不平的丘原上,其中一座小丘上矗立著一座廟宇,它的台階上豎立著一個巨大的代表太陽神的頭像,上麵有金星的雕飾。另一座廟宇台階上有兩個獅頭人身像,嘴裏叼著一條蛇,一隻手攥著幾條蛇,另一隻手握著一把象征雨神的火炬。在山坡和廟宇的台階上,聳立著一個個巨大的、神態各異的人頭石像。在廣場的山丘上,還有一座被稱為“象形文字的階梯”的祭壇階梯,共有63級台階,高約30米,寬10米,有60°的坡。它由2500塊方石壘成,方石上刻著花紋及象形文字,每隔12米立有一個人頭雕像。石階兩側雕刻著兩條倒懸著的花斑大蟒蛇。在廣場中央,有兩座有地道相通、對峙而立的祭祀太陽神和月亮神的廟宇。兩座廟宇各長30米,寬10米。廟內牆壁和門框上有姿態各異的人像浮雕。兩座廟宇之間的空地是一個球場。廣場中心有14塊矗立著的石碑,上麵刻滿了象形文字和男女人像。石雕都是由整塊岩石雕刻而成,高低不一。據說是記載瑪雅人發生重大事件的年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