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聖·施特勞斯(2 / 2)

如果說上麵所提及的痛苦還不夠,那麼,肺結核,這一維多利亞時代的“可怕的黑暗疾病”,其病菌也能被牛奶所攜帶,而且,更糟的是,這是一種可以突破自然免疫的疾病,可以直接通過母乳喂養而傳染。奶牛與人體一樣,也容易感染肺結核,而且在死之前還沒有一點症狀。

因為以上的原因,牛奶,作為年輕生命的食物,也是19世紀的美國城市兒童死亡的傳播者。在19世紀50年代,在紐約城活到5歲生日的兒童還不到一半,而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時,路易斯·巴斯德和羅伯特·科赫出現了。

自19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起,巴斯德就演示了微生物對於葡萄酒和啤酒的發酵起作用,也損害了牛奶,而一些禽霍亂如雞霍亂和炭疽熱也由此而引起。科赫發現微生物可以導致肺結核。疾病的細菌理論產生了。

19世紀90年代早期,內森·施特勞斯在愛迪榮戴克斯營地裏養殖高品質的奶牛,以提供品質良好的、幹淨的牛奶。突然,看似健康的奶牛得病了而且還死了。解剖結果顯示牛得了肺結核,施特勞斯震驚了。

那時,還沒有確定牛肺結核與人的肺結核是否相同,而且施特勞斯並沒有接受過多少科學訓練,“很難相信的是,從感染了肺結核的牛體上擠出來的牛奶,在其生牛奶狀態會是一種安全的食物”。施特勞斯同樣知道現在已經有了一種解決辦法。巴斯德已經說明了:將液體加熱到沸點以下某一點,並保持一段時間,就可以殺死大部分導致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科赫所發現的致命的分枝杆菌肺結核。

施特勞斯立即讓他自己的小孩喝消過毒的牛奶,並開始將這種牛奶提供給需要的小孩,而且對所有的用於銷售的牛奶實行嚴格的消毒處理。他在紐約城的貧民區建立了牛奶站以分發消毒牛奶,而程序效果的驗證還沒有建立。1871年,紐約城有24%的嬰兒在1歲之前夭折了。但是,用施特勞斯供給的消毒牛奶喂養的嬰兒有20111名都長到了4歲,而且,隻有6名兒童夭折。

1898年,施特勞斯擔任了城市健康管理委員會的主席。他立即向城市孤兒院捐贈消毒牛奶。這個冷酷的機構接受被遺棄或被家庭趕出來的兒童,所以,一點也不奇怪,他們的兒童死亡率是一般的4倍。1897年,被收養的兒童有44%死在那裏。1898年,隻是因為改用了消毒牛奶,孤兒院的死亡率下降到20%。

因為有這樣的結果,大家可能會認為消毒牛奶會很快席卷全國。不幸的是,它遭遇到牛奶發售商、官員和其他一些人的激烈反對。有一次,施特勞斯還因為“摻假”牛奶而被捕,原因是他向有嬰兒的母親提供代乳品。但是,他一直堅持著,直到證據變得無可爭辯。在1908年,當嬰兒死亡率由於自願使用消毒牛奶而下降了一半之後,芝加哥成為第一個要求牛奶消毒的城市,而紐約也在1913年步其後塵。

在他的整個正義抗爭過程中,施特勞斯用自己的錢在36個城市建立了297個牛奶站。在整整25年中,2.4億瓶(杯)牛奶分發出去了。兒童死亡率從1891年的每千人死亡125.1人,降到了每千人死亡15.8人,絕大部分應歸功於消毒牛奶。據估計,內森·施特勞斯直接拯救了總共44.58萬名兒童的性命。

除了這些大型的外部活動外,他還在麥西斯公司擔任著管理工作,直到1914年。1925年,他才完全從生意場上退了下來,其時77歲。當他在1931年逝世時,他的資產達到了100萬美元,但是他未給慈善機構捐贈過一分錢,在他的遺囑中,他是這樣解釋的:“如果你在健康的時候,進行慈善捐贈,那是金子;當你在病痛中進行慈善捐贈時,那是銀子;而在死時進行捐贈,那是鉛。”

今天,紐約城有一座動人的紀念館,用於紀念伊西多爾·施特勞斯和他的妻子-他們對榮譽的熱愛,以及彼此之間的相愛高於生命本身-但是,卻沒有一座紀念館來紀念內森。然而,從更大的意義上來講,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城市,都有著數以千計的紀念館。正如海軍上將喬治·德威在一個牛奶站的動土儀式上所解釋的:“如果所有的(因施特勞斯)活著的小孩,集合在現在這個要建立的建築物的四周……(他)就有了一座無與倫比的壯觀的紀念館。”

所以,下一次,當你聽到一個小孩的笑聲,從他的小臉上看到健康的光澤,請記住內森·施特勞斯,他是一個聖人,隻是因為機緣巧合而以商人的形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