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種類繁多的淡水魚類(2)(2 / 3)

虹鱒體形側扁,鱗小而圓。背部和頭頂部為藍綠色、黃綠色和棕色,體側和腹部為銀白色、白色和灰白色。頭部、體側、體背和鰭部不規則地分布著黑色小斑點。其魚身非常優美勻稱,在它身體的一側有一條清晰的呈紫紅色和桃紅色、寬而鮮紅的彩虹帶,直沿到尾鰭基部,在繁殖期尤為豔麗,如同彩虹,因此得名“虹鱒”。

虹鱒最好生吃

從營養價值的吸收來看,生吃比烹飪更能留住營養。所以要把魚的營養價值充分保留住並被人體吸收,生吃是首選。虹鱒就是可以生食的魚類的絕佳之選,因為虹鱒對環境的要求很高,隻要受一點點汙染就不能存活。而且,虹鱒體內含有豐富的DHA、EPA和油脂,肉質醇厚爽滑,生吃更能品味出它本身的鮮嫩和美味。

三文魚和虹鱒一樣也屬於鮭科魚類,也是一種可以生吃的名貴魚類。三文魚的顏色呈紅色,而且顏色越深,價值越高。因為顏色越深,說明其含有的蝦青素含量越多。同時,三文魚中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魚肝油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被譽為“水中珍品”。

人工選擇的金魚

金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觀賞魚品種。金魚並不是原始魚類,而是人們長時間培育出來的。在人類文明史上,中國金魚已陪伴著人類生活了十幾個世紀,是世界觀賞魚史上最早的品種。在一代代金魚養殖者的努力下,中國金魚至今仍向世人演繹著動靜之間美的傳奇。現在世界各國的金魚都是直接或間接由我國引種的。作為世界上最有文化內涵的觀賞魚,它在國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國魚之尊貴身份。

金魚的培育

金魚的品種很多,顏色有紅、橙、紫、藍、墨、銀白、五花等,分為文種、草種、龍種、蛋種四類。金魚近似鯉魚,但是沒有口須,它和鯽魚同屬於一個物種,是由鯽魚演化而成的觀賞魚類。原本銀灰色的野生鯽魚經過演變成為紅黃色的金鯽魚,然後再經過培育、不同時期的家養,由紅黃色金鯽魚逐漸變成各個不同品種的金魚,所以金魚也稱“金鯽魚”。早在明朝萬曆年間,蘇州人張謙德就著有《砂魚譜》,詳細描述了金魚的形態及飼養方法。

金魚的培育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晉朝時培育出了紅色金魚,唐代時出現了紅黃色金魚,宋代開始出現金黃色金魚,金魚的顏色也出現了白花和花斑兩種。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顏色、各種形態的金魚逐漸被培育出來。

金魚的變身

由鯽魚到金魚,經曆了種種變化。首先是魚的顏色。像野生鯽魚一樣,金魚的顏色成分有黑色色素細胞、橙黃色色素細胞和淡藍色的反光組織3種。也正是這三種成分的相互作用,加上環境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金魚擁有了鮮豔多變的體色。

由鯽魚變成金魚還有頭部外形的變異,由原來平滑的頭變成虎頭、獅頭、鵝頭、高頭、帽子和蛤蟆頭等。同時眼睛也發生了變異,除了正常眼之外還有龍眼、朝天眼和水泡眼。這些種類的形成都是鯽魚變異形成的。隨著環境的影響,鯽魚逐漸進化成了多種多樣的形態。

隨著金魚皮膚、眼睛和頭部的變異,人們也為了區分,就形成了不同的金魚種類,比如文種金魚、蛋種金魚、龍種金魚等。龍種金魚體形短,色彩豐富,最特別的是眼球發達,凸出於眼眶外,有各種形狀,比如圓球、梨形、圓筒形以及葡萄形等,類似古代傳說中龍的眼睛,所以取名龍種金魚。

金魚文化

金魚是年畫經常表現的題材,吉祥的金魚小巧玲瓏,翩翩多姿,體態穩重,在水中錦鱗閃爍,沉浮自如,深受人們的喜愛。再加上金魚帶“金”字,“魚”與“餘”同音,“金魚”又與“金玉”諧音,所以在中國人眼中,金魚寓意著金玉滿堂和年年有餘。

金魚是吉祥富有的象征,其實不同種類的金魚有各自的寓意。“獅子頭”、“虎頭”等種類的金魚寓意威風;“龍睛”、“丹鳳”金魚寓意紅運當頭,含有權力的象征;“珍珠”、“丹鳳”金魚寓意富貴;“鶴頂紅”金魚寓意長壽,適合老人養;“水泡眼”、“朝天眼”金魚寓意夢幻;“藍壽”、“絨球”金魚寓意美滿,適合新婚人士飼養;“蝶尾”金魚象征著情侶、熱戀男女之間的纏纏綿綿;“熊貓”金魚被愛國人士所青睞;“鎦金”則是被情感細膩人士喜歡的一種金魚。

最貴的鼇花魚

鼇花魚又叫桂魚、鱖魚。鼇花魚是“三花五羅”中最名貴的魚,價格非常昂貴,一般百姓人家很難消費得起。鼇花魚身體側扁,背部隆起,身體較厚,尖頭,是黑龍江中最美麗的一種魚。它還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