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臉上經常會長一些小“悶頭”(毛囊炎)或小癤子,有時還會化膿、“出頭”。青少年們多覺得麵部長了這些東西,影響美觀,因而急於治好它。
性急者,則常常對著鏡子用手去捏擠發炎的毛囊或癤腫中的膿液,但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毛囊炎擴大形成癤子;癤子長得更大,腫得更厲害了。這還是輕的,可怕的是有部分人這樣自我處置之後不久,麵部便大麵積地紅腫並疼痛起來,同時還會伴有高燒、寒戰及全身不適等症狀。這便是發生了全身性感染—
—敗血症的征象。為什麼擠小癤子會釀成如此大禍呢?
原來這是小毛病發生在麵部“危險三角區”(也有人形象地將它稱為“麵部百慕大三角”)的緣故。所謂危險三角,指的是眉間與兩側口角這三點之間形成的三角區。這個區域血管豐富,縱橫交錯。其中有一條叫做“麵前靜脈”的血管很特殊:(1)靜脈瓣極少或缺失,使該血管內的血液不能單向地向心回流;(2)管壁薄,彈性差,故易損傷;(3)通過內眥靜脈、上眼靜脈與顱腔內的海綿竇相通。由於麵前靜脈具有這些特點(或稱“弱點”),麵部的病菌就很容易通過破損的管壁進入血管,並隨血液逆流向上,進入海綿靜脈竇或腦膜靜脈,引起海綿竇栓塞或顱內感染,重者發展為敗血症。發生這種病理變化時,患者就會出現發熱、發冷、惡心嘔吐、視覺模糊、頭痛、頸項強直、抽風等症狀。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就會危及生命。
因此,麵部生了毛囊炎,癤子或痤瘡等病時,特別是在危險三角區內的,千萬不可隨意地去捏擠或用針挑,而應到醫院請醫生治療。為了預防危險三角區的感染,應該經常洗臉,保持麵部皮膚清潔,尤其是青少年,麵部皮膚分泌旺盛,易於藏汙納垢,所以更應注意清洗。此外,危險三角區皮膚有破損時,也不應隨意塗抹化妝品,以免使有毒物質,經血逆流入顱內,引起中毒。
〖MZ(1H〗為什麼皮肉外傷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血清〖MZ)〗有些人在勞動中弄破了手腳,往往不當回事,特別是在農村,有的人還隨手抓點土麵子、“馬糞包”什麼的撒在傷口上,甚至還有人用尿“衝洗”傷口。這些人不知道破傷風的厲害。其實,對較深和汙染較重的傷口,除了局部處置之外,還必須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血清才能保證安全。把傷口處置當做兒戲,得了破傷風,追悔莫及。
手上割個口子、腳上紮進釘子,為什麼也會得破傷風呢?
原來,傷口在受傷時容易被破傷風杆菌感染。這種細菌屬於厭氧芽孢杆菌。在深而窄的傷口裏,由於局部缺氧、又有滲出的組織液和血液做營養,在體溫環境中就像在培養基裏一樣,可以迅速發育繁殖而引起破傷風。這種細菌,由於有芽孢保護,在自然環境裏抵抗力很強,煮沸30分鍾還不致被殺死,常存於泥土和糞便之中,很容易汙染傷口,何況又把傷口處置當兒戲呢!
感染了破傷風杆菌,一般經7~14天的潛伏期才發病。細菌產生的外毒素(痙攣毒素)早期可以引起傷口附近的肌肉痙攣和僵硬,興奮失眠;進而咽痛、吞咽困難,重時麵肌痙攣,出現“痙笑”,以至全身抽搐、角弓反張。有輕微的聲音和光線刺激都會發作。病人高熱、大汗、心悸、氣促,神智始終清醒,是本病的特點。
破傷風診斷一旦確立,必須立即隔離病人;靜脈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血清5~10萬國際單位(加在液體裏靜點),同時在傷口近心側肌肉裏也要注射1~2萬單位,每天靜注5000單位的維持量。無抗毒素血清時,也可輸已獲得免疫性的人的全血或血漿。對傷口要清創、開放,用過氧化氫或高錳酸鉀液清洗,以控製破傷風杆菌的繁殖。采用鎮靜、冬眠等對症治療。同時還要用牙墊避免抽搐時咬傷舌頭,焚毀一切用過的敷料,並對器具進行徹底滅菌。
既然破傷風這麼厲害,就一定要防患於未然。受外傷後,預防破傷風的主要方法是清創、開放傷口和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血清,直接利用血清中的抗體起被動免疫作用。因為此病潛伏期較長,有足夠的時間設法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血清(一般注射1500~3000國際單位)。由於注射後有發生早期過敏反應的可能,一般要皮試後注射,緊急情況下可以采用脫敏注射法。平時預防本病的方法是,注射破傷風類毒素血清,讓身體裏產生抗體而取得自動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