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看到,聽力不佳的人,總是習慣地把手掌彎成環形,置於耳後傾聽對方談話。這是一種最簡單最原始的集聲方法。聲音強度的增大,可借增加聲音集合、聲能放大或減少損耗等方法獲得。根據這一原因,科學家們發明了助聽器。助聽器由傳聲器、放大器、前導器和電源四個部分組成。聲音經傳聲器變成微弱的電信號,經放大器放大後的電信號傳到耳機(前導器),耳機把電信號變成放大的聲音傳入耳內。放大若幹倍的聲音作用於聽覺器官,使聾人聽到了聲音,創造了人間奇跡。
令人遺憾的是,助聽器也不能使所有的聾人都能聽到聲音。聽力損失超80分貝以上者,助聽器就無能為力了。這類患者雖能通過助聽器感到音響,但其語言識別力並無滿意提高。聽力損失30~50分貝的輕型耳聾患者,不需要助聽器。但學齡前兒童,有條件的可以配戴。因這個時期良好的聽力對他們學習語言、增長智力和受到良好的教育都有很大幫助。
雙側聽力損失在45~60分貝之間者,用助聽器受益最大。這些患者為傳導性或混合性耳聾,聽力損失超過60分貝以上者很少。單純傳導性耳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耳蝸功能衰退,患者往往不能忍受放大到有效強度的聲音,否則會出現複響不適現象。若無複響則使用一般助聽器仍然有效。若助聽器的放大電路裝有複響控製電路,則有複響的患者亦可配戴。
不同原因和性質的耳聾,使用助聽器效果不盡相同。粘連性中耳炎,隻有聲音傳導障礙,而耳蝸功能尚好,配戴助聽器效果良好。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和耳硬化症,使用助聽器也可增強聽力。感覺性或混合性耳聾,有時純音聽力雖在80分貝以內,若言語接受閾高於正常值和最大識別率值,或顯著低於正常值,即使配戴助聽器也無效。老年性耳聾,患者的言語接受閾和聽覺的最高舒適閾之間的幅度狹窄,要舒適和清晰聽到言語,語音的強度必須在聽閾以上,但不能超過上述限閾,戴助聽器雖可以改善聽力,但這種功能上的缺陷,無法用助聽器完美地加以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