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藥有“先煎”、“後下”、“包煎”和“另煎”之分
凡看過中醫、吃過湯藥的人,一定注意過藥方上,某些藥物的右下角注著“先煎”、“後下”、“包煎”和“另煎”等字樣。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由各種中藥的質地、性味、理化性質以及價格等方麵的差異所決定的。
先煎的藥物,主要有兩類:一是礦物藥和介殼類藥物,如磁石、石膏、赭石、龍骨、牡蠣、石決明、珍珠母、龜板及鱉甲,等。因為這些藥物結構致密,質地堅硬,有效成分較難煎出,故需打碎後先煎30分鍾(水沸後算起),然後再加入其他藥物同煎。二是有毒的藥物,如生川烏和生附子等,久煎能達到解毒、去毒或降低毒性的目的,故此類藥物也應單獨先煎。
後下的藥物,主要是氣味芳香、含揮發油較多及不耐熱者。如薄荷、藿香、佩蘭、白蔻仁、砂仁、大黃等,久煎能使其氣味耗散,藥效降低,甚至喪失。因為這些藥物的有效成分大多是揮發油,如薄荷所含揮發油有發汗、解熱功效;佩蘭所含揮發油對流感病毒有抑製作用;藿香、白蔻仁、砂仁等調整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的功能,均來自所含的揮發油成分。
如果煎煮時間過長,揮發油大量逸失,必然減弱甚至喪失它們的功效。有的藥物則是因為含有不耐高熱的有效成分,久煎也會影響藥效。例如,鉤藤所含的降壓成分煮沸20分鍾即可部分破壞,使降壓效能降低。因此,對於這類藥物,應采取“後下”的方法,即待其他藥物快煎好時,再加入這類藥,煎5~10分鍾即可。
包煎的藥物,主要是粉末類、帶有刺激性絨毛類及煎煮後使湯劑變黏稠的種子類等。粉末類藥物,如蒲黃、灶心土,以及六一散等散劑、丸劑,若不包煎,可使藥液混濁,難於下咽。含刺激性絨毛類藥物,如枇杷葉、旋複花及白茅花等,更宜包煎;若直接入水煎,絨毛不易澄清,服後常刺激咽喉引起咳嗽。顆粒狀種子類藥,如車前子、葶藶子及秫米等,入煎後使藥液變得黏稠不易濾出,而且常常粘在藥罐周圍和底部,容易煎焦,所以,也宜包煎。具體做法:即用布或棉布縫成小口袋,裝入包煎的藥物後,紮緊袋口入煎即可。
“另煎”,也就是單獨煎煮。另煎的藥物主要是貴重藥,如人參、犀角及羚羊角等。因其價格昂貴,用量又少,若與其他藥物同煎,其藥汁會被殘渣吸收一些。另外,為了使這些藥物的有效成分被充分利用,單煎時,可以多煎幾次。這樣既能提高療效,又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