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人們都在安靜地熟睡著。誰也沒有想到日本會派出51架俯衝轟炸機,40架魚雷機,49架水平轟炸機以及43架戰鬥機共183架飛機迅速地飛臨瓦胡島上空。總指揮官淵田美津雄中佐,在座機裏通過話筒向駕駛員大聲喊著:“瓦胡島左上空可能出現敵機。注意觀察”!但他們看見的隻有雲層,因此偷襲可以實施。淵田美津雄舉起信號槍,衝著機外打了一發信號彈。於是,一條火龍拖著硝煙劃破了長空,大家知道這是命令機隊展開的信號。機隊剛一展開,淵田中佐就迫不急待地向東京發出奇襲成功的暗碼“虎!虎!虎!”
早上7點55分,日本俯衝轟炸機突然降臨希卡姆陸軍機場上空,進行了一番狂轟亂炸,頓時熊熊大火,濃煙滾滾,機場很快就變成了一堆廢鐵站。島上的其他機場也遭到了同等對待。隻在短短的五分鍾內,瓦胡島上的美軍空軍力量就全部癱瘓了,沒有一絲戰鬥力。三分鍾後,珍珠港上空出現了大批日本魚雷機。這時候,港內航道上停泊著美國太平洋艦隊98艘各類艦隻。日本偷襲的主要目標是八艘美國戰列艦,其中7艘停泊在戰艦大街的航道上。另外一隻是旗艦“賓夕法尼亞”號由於臨時進塢小修,輕巡洋艦“海倫娜”號便停在了它原來的位置上。日本魚雷機低飛20米投放了改進的信使魚雷,戰艦周圍轟炸起一片大水柱,火光衝天,其中一隻戰列艦中彈後爆炸,火柱竄起竟達一千多米。
同時,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在山腰的別墅等車,戰列艦爆炸後的氣浪將他彈到柱子上,他這才知道日本實行了偷襲。金梅爾舉目望去,到處都是濃煙、火海和爆炸聲。被炸毀的艦隻搖搖晃晃,他自己的旗艦也在船塢中噴吐著火舌。碧藍的海水變成一片黑紅,上麵漂滿了死屍,傷兵的呻吟聲隨處可聽見,原來的恬靜被這片慘景徹底替換。
偷襲珍珠港曆時110分鍾,這次事件導致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實力大程度降低。8艘戰列艦在港內待命,1艘徹底破壞,1艘傾覆,另外3艘受重傷沉沒海底。另有19艘軍艦中彈,3艘驅逐艦被打得百孔千瘡;除此以外,還有250多架飛機被擊毀,美軍官兵死傷多達4500多人。美國海軍在這一次事件的損失比在一戰中損失的程度的總和還要重大,並且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也一蹶不振。
為了紀念珍珠港事件,二戰後不久,美國在亞利桑那號戰列艦沉沒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紀念館。某艘戰艦的半個殘骸依然傾斜地插在紀念館前的海洋中,它像一個被人欺辱了的孤孀,麵對大海哭訴著昨日發生的悲劇;又像一個死不瞑目的戰士在那裏告誡著今天的人們:千萬不要小看偷襲。
這件事讓全世界感到震驚,當捷報傳入到日本領導的耳旁時,似乎人們都已沉浸在勝利的歡呼中。顯然,珍珠港事件是以日本獲得巨大勝利而結束的。站在軍事角度上分析,這場偷襲不管從計劃的製訂、軍事行動的組織,還是從時間的選擇、情報的收集以及外交的配合上講,都是相當精準和出色的。但這充其量隻是戰術上的勝利。站在戰略角度上分析,日本在珍珠港所得到的,正是它全局失去的開始。這次事件並沒能消滅美國的航空母艦,因為其在襲擊前夕恰好出港了。因此,美國的航空母艦始終是日本遠洋作戰的一個重大隱患,若是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消失了或力量削弱了,也許日本就能占據一定的有力地位,至於穩操勝券這是不可能的事,美國的軍事生產能力全世界都心知肚明。從全局上看,日本襲擊珍珠港得不償失,這是因為它幫助羅斯福完成了他幾乎是難以完成的工作——號令美國人民心甘情願地參加戰爭。
從二戰開始到珍珠港事件的前兩年,是羅斯福從政生涯中最為進退維穀的時期,站也不是,和也不是,但現在卻托日本的福,徹底解決了眼前的難題。若說羅斯福對珍珠港空難感到如釋重負的話,那麼丘吉爾則是樂不可支,珍珠港遇襲的那刻正是英國一個星期天的晚上。當時,丘吉爾在倫敦首相別墅契克斯,拿著霍普金斯送給他的手提式收音機收聽9點鍾的新聞。但他卻並不知曉珍珠港事件。英國廣播公司用平常那種沉著冷靜的態度報道了珍珠港遇襲的情況。當時,美國總統特使哈裏曼和美駐英大使懷南特正在丘吉爾那裏做客,他們在聽到消息後,立即目瞪口呆。在一片沉寂中,丘吉爾邁著步子走進他的私人辦公室,給羅斯福打去了一通電話。丘吉爾說:“日本是怎麼回事?”“就像你們聽到的那樣。他們在珍珠港狠狠地揍了我們一頓。現在我們風雨同舟了”,羅斯福說道。“事情倒變得幹脆起來了。願上帝保佑你,總統先生。”丘吉爾帶著有些顫抖的聲音說。後來,美國的報紙上刊登著丘吉爾首相為此高興的老淚眾橫的報道,這是由於為了將美國卷入到抗法西斯的戰爭中是十分艱難的事情,沒有想到日本卻幫上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