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高峰鄭重的交待,對方臘父子不要下手,不定吳玠都要把方毫直接殺掉啦。
在他認為,這種人渣活著就是多餘,除了為非作歹,什麼也幹不了,而方臘不成事還好,一旦成了事,這個人就是個禍害,保不起還不如官府的那幫貪官。
就算沒直接殺掉,他還是派人把他軟禁了起來。方毫發覺了不對,一旦泄漏到方臘那裏,肯定會壞事,而吳玠在明州轉移完之後,又準備把陣地前移,好去接收從北方戰場逃逸而來的人們,所以,他不能讓方毫壞了他的大事。
這確實是個好機會,這一帶到處是戰亂,滿世界都是難民和被打散的起義軍,此時大家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活著,至於能活多久,或活成什麼樣,已沒有人關注了。
吳玠看重的就是這個,這正是他吸收人馬的好機會,他隻要能讓大家活著,立馬就會有大批人跟他走,而他就是想把這幫人帶走。
北方戰場如火如荼,官兵氣勢如虹,除了杭州還在進行攻防戰外,歙州、睦州也已岌岌可危,如果這些地方被攻破,那就輪到了衢州、婺州和越州,這就來到了丁寶的勢力範圍。
當然了,吳玠並沒想著與官兵對抗,甚至連麵也不想露,他隻想占完便宜走人。
所以,在關注前方局勢的同時,吳玠又把轉移的黑手伸向了更前方,以期獲得更大的利益。
不得不,吳玠這一招是在挖方臘的牆角,也幸虧方臘在杭州戰場上抽不出身,否則,定會與他拚命。
無論方臘對吳玠有沒有意見,他現在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
宋軍已團團圍住了杭州城,方臘隻能組織人馬全力抵抗,可就在這時,他收到了朝廷招撫的消息。
毫不猶豫,方臘拒絕了招撫,現在他連討價還價的資本都沒有,招撫了也是沒有好下場,再者,宋江就是個例子,招撫後就被流放到了海外,想來他方臘也比宋江好不到哪裏去,有可能會更差。
拒絕招撫,死守杭州城又麵臨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城中缺糧。
這都是起義軍發展過快,人員增量太多,消耗了大量糧食,而同時杭州城攻占下來也就一個來月,方臘還沒來得及細心經營,這才導致了糧食的不足。
問題就來了,死守杭州城肯定會被困死在裏麵,反攻又缺乏攻擊力,無奈之下方臘隻得選擇了撤退。
是撤退,並不是很完全,方臘隻是帶領部分義軍衝出了包圍圈,其餘的還留在杭州城內。他的意思很明顯,既然其他救應來不了,他隻好先衝出去,糾集力量,再來個裏應外合,這樣就能把官兵消滅掉。
隻是他的想法是好的,萬萬沒想到的是,當他反撲的大軍來到杭州城下時,受到了宋軍大將王稟全力阻截。
就算人數上占優,作為烏合之眾的方臘軍也無法與正規的宋軍戰鬥,隻一接觸,方臘軍便四散潰逃,計劃中的拚死一戰告破,就是杭州城也因此而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