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毅知兵,在軍事上完全能夠與張叔夜、種師道齊名,而高峰想把宗澤要到身邊來也是因為這一點。
第二個是張叔夜。張叔夜比宗澤上幾歲,也有近六十的年紀,他現任海州知州,是一名文武雙全的人才。
起初,高峰就是建議穀城、杜鬆、閆鋒、史強四位武公子投奔他去的,隻是張叔夜當時還未到海州,四人才陰差陽錯的投到了嚴伏的手下。
高峰早就知曉張叔夜,更清楚史上就是他擒住的宋江,隻是因為自己的到來,反倒把張叔夜的功勞奪去了,要知道張叔夜因這番功勞可是在第二次金兵南犯時成為了東京保衛戰的主將。
此種情況下,張叔夜還能不能繼續承擔將來的重任不清,但高峰對這個忠心耿耿的老將軍是發自內心的佩服,他之所以把他請到這廂來,也是為了他的大計而行。
第三個若是為了那人,還不如是因為他的娘子,或者是高峰為了實現一份夙願。
趙明誠,宰相趙挺之第三子,崇寧二年開始為官,不過,其仕途並不平坦。因受元佑黨爭的衝擊,在趙挺之去世後遭蔡京誣陷,被追奪贈官,從此屏居青州鄉裏。
趙明誠致力於金石之學,是著名的金石家,成就了《金石錄》一書。此書著錄從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來,鍾鼎彝器的銘文款識和碑銘墓誌等石刻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金石目錄和研究專著之一,與歐陽修的《集古錄》齊名。
如果趙明誠的這些來曆高峰都不放在心上,那他的娘子高峰一定會大大的放在心上。
李清照,沒錯,趙明誠的娘子就是李清照,這可是高峰前世帶來的欽佩,也是他不多欽佩的人之一,她的很多詩詞他都記憶猶新,如今能既將見到真人,僅想想他都覺得激動。
自被蔡京誣陷後,夫妻倆人便屏居青州,他們命其室為“歸來堂”,而李清照自號為“易安居士”,夫妻倆相互支持,節衣縮食,過著清貧、自樂、充實而安寧的生活。他們最大的成就便是編寫成《金石錄》一書。
此時,李清照已近中年,而趙明誠也將被朝廷啟用去知萊州。高峰不想改變他的命運,更不想讓李清照繼續淒苦的生活,所以決定幫他一把,讓他提前知萊州。
三人中,除了趙明誠知萊州外,高峰計劃讓張叔夜知濟南府,這裏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對將來可能要發生的大事件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若沒有一個有能力的人在此,很難做到保險。
宗澤的事情比較好辦,那就是來青州任高峰的副手通判,就是下一步高峰調離青州,也可由他接任知州,這樣整個山東半島也能安穩下來。
當然了,三人都是州府級的,另外高峰還討要了幾個縣級的官吏,如沐陽縣尉王師心等,這些都是有才有能的人,高峰自然要把他們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