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人的隊伍,其它都好組建,唯有那個萬人騎兵有些形同虛設,為何?因為沒有那麼多馬匹。
高峰的育馬計劃已經啟動,他引進阿拉伯馬的船隻也已經反航進港,這一路下來總算給他帶來了幾十匹馬種。
隻是育馬還隻是起步階段,沒有個幾年很難見到成效,要想一下子得到上萬匹良馬,無異於方夜談。
別剛剛起步的濟州島,就是實施了馬政的大宋國也很難找到太多的良馬,馬再多,不能當戰馬用也是白扯,所以,大宋在戰爭中因缺馬而造成的失利舉不勝舉,特別是下一步的金兵南犯,簡直是被爆打的局麵,糾其原因便是沒有足夠多的戰馬可用。
對於缺馬的問題,高峰也沒有好的辦法,他隻能先把騎兵隊成立起來,用有限的馬匹輪流訓練,或許等他的育馬計劃見到成效才可以擁有足夠多的馬匹吧。
軍隊占用五萬人,島上還有一多半移民,這些移民就主要負責島上的建設事項,包括各類作坊的生產也是從其中抽人,所以看上去人多,實際上根本不夠用。
特別是開荒種田這一塊,需要的人員更多,單靠哪些人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因而,倪語臣的策略是全體人員集中進行,一旦把荒地開墾出來,再承包給個人,這樣便省去不少繁瑣。
按高峰的法,現今島上的生活已與社會主義類似,一切都是公有的,而在勞動中又實行多勞多得,因此,這裏既沒有貧民,也沒有地主,簡直是一個大同社會。
實際上高峰還真想朝這個方向發展,隻是他也知道暫時還不現實,這是他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地方,他還不想它失控,他要把這裏作為他最強大的後方基地。
除了這些,島上的作坊生產繼續進行,這是養活這些人提升生活質量的根本,所以必須要做好。當然,這裏生產的物品除了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各項需要外,麵對的主要群體便是高麗。
通過這些商品,從高麗可以換取大量的糧食和金錢,可以打通一些關係,更有可能籠絡一批權貴,而這些人將會有大用處。
除了高麗外,他們也漸漸地開始與日本進行生意往來,日本派別比較多,國內形勢也更為複雜,若能通過通商的方式切入進去則是個不錯的事情。
隻是日本比高麗更排外,他們對外來商人十分不信任,要不是高峰與武井一條熟識,想在日本進駐碼頭都有難度。
當然了,他們貿易的商品除了作坊生產的外,還有從西洋泊來的商品,這些商品主要為布匹、香貨、皮貨、雜貨、藥材,還有一些象牙、寶石等寶物,這些東西在幾國的貴族圈都很受歡迎,倒是很容易既賺錢又結交人。
整體來,有了十萬人和大批船隊的參與,濟州島取得了極速的發展,漸漸地,它在這一帶混出了名望,不過因實力在那裏,並沒有誰敢覬覦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