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談士農工商的少了,怪話的沒有了,抵製發展的更是消蹤匿跡,絕大多數人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經過宋江和方臘事件之後,官員們實際上更認清到一點,那就是靠盤剝百姓而取得的收益,那份風險還是相當大的。蔡京牛不?牛!可他被罷官了。朱勔牛不?牛!他同樣也被罷官了。別這些人,就是官家也要下個罪己詔,以示錯了。
相對這些人,其他人都是嘍羅,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都沒有好下場,作為一名嘍羅還敢欺負老百姓,會有好?估計一旦發現都是殺頭的罪名。
可是,不盤剝百姓怎麼取得政績?不盤剝百姓怎聚攏錢財?不盤剝百姓怎能取得朝廷和上司的注意?
在高峰的發展之策出來之前,所有人都束手無策,沒有辦法,要麼是自己的水平不行,想不出好招來,要麼是朝廷限製的死,有招也用不上,反正沒有誰能夠處理好這層關係。
但是,高峰的發展之策一出來就不同了,它不但利國、利民,還有利於個人升遷,這種三全其美的做法,誰都願意去做。
這個策略確實好,好就好在他光明正大,與那些靠壞主意勞民傷財的完全不在一個等級。
“西城所”為朝廷掙了不少錢,可引起了宋江起義;“花石綱”為官家造了個大園子,可令方臘造了反,明這些壞主義最終都沒有好下場,要想得到好下場,那就找一個安安份份,令百姓和國家都受益的方法來,而發展之策無疑就是這個方法。
於是,京東兩路的官員就如打了雞血般激情起來,他們確實認準了發展之策,欲在任上達到試點的豐’縣那種等級,年收入為全宋的一成,不,不要一成,就是半成也行,那也有幾百萬緡了,目前,在別的縣城還沒有一個能夠達到。
當然,要大家都相信發展之策,還不如是相信高峰,因為沒有高峰的發展之策是失去靈魂的發展之策,要想真正實現發展的目的,大家的目光還是盯在高峰身上。
高峰當然知道眾人對他的信任,隻是他更知道地域間存在的差異,偏遠、鬆散、交通不發達的地區自然在發展中受限,若不設法改變這些,就無法真正形成快速的發展能力。
怎麼去做?高峰的方法就是以點帶麵,由線及麵,逐步形成區域性發展的格局。
首先選的四個州府為應府、濟南府、徐州和青州,這四個州府正好位於京東兩路的南北,是作為核心發展的城市,由它們作為帶動點,再輻射向兩路的其它州府,從而達到點麵結合的目的。
這樣做並不代表其他州府不發展或者限製發展,而是在公共資源一定的情況下,這幾個州府優先關照。
當然,若其它的州府找準切入點,依據自身的特點有了好的發展思路,高峰他們也會集中一些力量去照應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