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鼓膜位於外耳道底部,介於外耳和中耳之間,為一卵圓形半透明的薄膜,堅韌而有彈性。鼓膜略向內凹陷,是由於錘骨柄附著於鼓膜內側麵並向內牽拉所致,鼓膜可分3層;外層為表皮層,與外耳道皮膚相連續;中層為纖維層;內層為黏膜層,與鼓室黏膜相延續。
2.2 中耳
中耳由鼓室、聽小骨和咽鼓管組成。
2.2.1 鼓室為岩顳骨內的一個含氣小腔,內麵襯有黏膜,外側壁以鼓膜與外耳道隔開,內側壁為骨質壁或迷路壁,與內耳為界。內側壁上有一隆起,稱為岬。岬的前方有前庭窗,被鐙骨底及環狀韌帶封閉。岬的後方有蝸窗,被第2鼓膜封閉。鼓室的前下方通咽鼓管。
2.2.2 聽小骨很小,共有3塊,由外向內依次為錘骨、砧骨和鐙骨。它們借關節連成一個骨鏈,一端以錘骨柄附著鼓膜,另一端以鐙骨底的環狀韌帶附著於前庭窗。當聲波振動鼓膜時,可借聽小骨鏈的運動,使鐙骨底來回擺動,將聲波的振動傳入內耳。
錘骨和鐙骨分別有鼓膜張肌和鐙骨肌附著,鼓膜張肌的作用為緊張鼓膜,鐙骨肌可牽拉鐙骨以減低對內耳的壓力。兩肌共同作用可減低聲波振動強度,保護鼓膜和內耳。
2.2.3 咽鼓管又稱耳咽管,為一襯有黏膜的軟骨管,連接咽腔與鼓室。咽鼓管一端開口於鼓室的前下壁,稱為咽鼓管鼓口;另一端開口於咽側壁,稱為咽鼓管咽口。空氣從咽腔經咽鼓管到鼓室,可以保持鼓膜內、外兩側大氣壓的平衡,防止鼓膜被衝破。
馬屬動物的咽鼓管黏膜在咽的後上方和顱底突出形成咽鼓管囊。
2.3 內耳
內耳又稱迷路,位於岩顳骨內,在鼓室內側壁與內耳道底之間,由構造複雜的彎曲管道組成。內耳可分為骨迷路和膜迷路。骨迷路由致密骨質構成,膜迷路為膜性結構,套在骨迷路腔內。膜迷路內含有內淋巴,膜迷路與骨迷路之間充滿外淋巴。
2.3.1 骨迷路包括前庭、骨半規管和耳蝸三部分。
(1)前庭為位於骨迷路中部較為膨大的腔隙,在骨半規管與耳蝸之間。
前庭向前與耳蝸相通,向後與骨半規管相通。前庭的外側壁即鼓室的內側壁,有前庭窗和蝸窗;內側壁構成內耳道底的部分,壁上有一脊稱為庭脊,脊的前方有一球囊隱窩,後方有一橢圓囊隱窩,後下方有一前庭水管內口。
(2)骨半規管位於前庭的後上方,為3個互相垂直的半環形管,按其位置分別為上半規管、後半規管和外半規管。每個半規管的一端膨大稱為壺腹,另一端稱為腳,上半規管與後半規管的腳合並為一總腳。
(3)耳蝸位於前庭前下方,外形似蝸牛殼,蝸頂朝向前外方,蝸底朝向內耳道。耳蝸由蝸軸和環繞蝸軸的骨螺旋管構成。蝸軸呈圓錐形,由骨鬆質構成。軸底即內耳道底的一部分,有許多小孔供耳神經通過。骨螺旋管為繞蝸軸三周半(牛、羊)、兩周半(馬)、四周(豬)的螺旋狀中空骨管,一端起於前庭;另一端為盲端,位於蝸頂。自蝸軸向螺旋管內發出骨螺旋板,此板未達骨螺旋管的外側壁,其缺損處由膜迷路(膜耳蝸管)填補封閉,而將骨螺旋管分為上、下兩部,上部稱為前庭階,下部稱為鼓階。因而耳蝸內有3條管道,即上方的前庭階,中間的膜耳蝸管,下方的鼓階。前庭階和鼓階在蝸頂處經蝸孔相通,且均充滿外淋巴。
2.3.2 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內的膜性管和囊,包括橢圓囊、球囊、膜半規管和耳蝸管。
(1)橢圓囊和球囊位於前庭的橢圓囊隱窩和球囊隱窩內。橢圓囊向後與3個膜半規管相通,向前以橢圓囊管與球囊相通,橢圓球囊管再發出內淋巴管,穿經前庭至腦硬膜間的內淋巴囊。球囊在橢圓囊的前下方,其前下部以連合管通於耳蝸管,後部接橢圓囊管及內淋巴管。橢圓囊和球囊壁的內麵均有一個呈乳白色的局部增厚區,分別稱為橢圓囊斑和球囊斑,為平衡覺感受器,可接受靜止時的位置覺刺激和直線變速運動刺激。
(2)膜半規管套於骨半規管內,每管有一端膨大成膜壺腹,壁內麵有呈乳白色的半月狀隆起,稱為壺腹脊,也是平衡覺感受器,能感受旋轉變速運動的刺激。
(3)耳蝸管在耳蝸內,一端與球囊相通,另一端終於蝸頂,為盲端。耳蝸管的橫斷麵呈三角形,頂壁為前庭膜,把前庭階和膜耳蝸管隔開;外側壁為耳蝸壁,是骨膜的增厚部分,底壁為基底膜,緊張於骨螺旋板的遊離緣和耳蝸外側壁之間。基底膜上有螺旋器又稱科蒂器,是聽覺器官。
聲波由耳郭收集經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傳遞到前庭窗,振動前庭階、鼓階外淋巴,波及蝸管內淋巴,刺激螺旋器,產生神經衝動,經蝸神經傳至腦,而產生聽覺。此外聲波又可振動蝸窗的第2鼓膜,通過鼓階外淋巴傳至蝸管內淋巴和螺旋器。
複習思考題:
1.簡述眼球的結構及各部結構的作用。
2.簡述耳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