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為什麼掰指節時會發出哢嗒聲?(1 / 1)

因為關節腔裏會產生氣泡

當我們無意中掰指節或者揉捏或拉扯其他關節時,有時能聽到一種“哢嗒”聲發出來。

這是關節腔內一種起潤滑作用的液體壓強減小,產生氣泡而發出的一種響聲。這種聲音還有可能是關節兩端表麵分開,解除了關節的真空密封而引起的。

人體骨與骨之間連接的地方稱為關節,能活動的叫“活動關節”,不能活動的叫“不動關節”。這裏所說的關節是指活動關節,如四肢的肩、肘、指、髖、膝等關節。

盡管人體的關節有多種多樣,但其基本結構不外乎關節麵、關節囊和關節腔。

1.關節麵:各骨相互接觸處的光滑麵叫關節麵。關節麵被一層軟骨複蓋稱關節軟骨。

2.關節囊:由結締組織組成,它附著於關節麵周圍的央麵上。

3.關節腔:就是關節軟骨和關節囊間所密閉的窄隙。

人體所有的軟組織,包括關節的囊包在內,都含有溶解的氮氣。當牽拉骨頭,比如說用力彎曲手指,導致關節腔出現真空時,氮氣突然從液體中跑出,進入關節腔,就會發出輕微的氣泡聲。很多的氣泡聲音合起來就成為我們能聽到的“哢嗒”聲。在把指節弄響之後立即用X光檢查手指,有可能在指節骨端之間看到一小塊亮斑,那是集中在該處的千萬個不透明的微小氣泡形成的影像。過一會兒,在氮氣重新溶解之後,這些氣泡就會消失。

如果抓住手臂進行X光檢查,這時,我們常常能在肩關節的軟骨之間看到一小塊月牙狀的斑紋。那是由於強拉手臂,從軟組織液體中跑出而蓄積在關節腔內的氮氣。在髖關節處有時候也能看到這樣的氣體在X光下照射出的斑紋。

當我們擠壓一次之後,微小的氣泡還積留在關節腔中,這時我們再去掰指節或者揉捏拉扯其他關節,就會發現那些關節不能掰動,也不會有“哢嗒”的響聲。隻有等到蓄積在關節腔內的氮氣重新溶解之後,才能重複上麵的動作。

“格言”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

——養生格言某天,有一個醉漢上了一班公車,坐在一個神父身邊。這個醉漢的襯衫很髒,而且臉上布滿了女人的紅唇印,口袋裏還放了個空酒瓶。他拿出一份報紙看了一會兒問神父:“神父,得關節炎的原因是什麼?”

“它是因為浪費生命、和妓女鬼混、酗酒和不自重所引起的。”神父說。

“噢,我真該死!”醉漢喃喃地說道。

神父想了一下覺得不對,向醉漢道歉道:“對不起,我不應該這麼直接。你患關節炎多久了?”

“不是我,神父。是報紙上說教皇得了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