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法律疏忽沒有足夠的救生艇
電影《泰坦尼克》以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為背景,講述災難中的人性和愛情。電影來源於真實事件——泰坦尼克號海難。這次海難,有1500餘人葬身海底。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遇難?這就要從這艘船的建造說起了。
泰坦尼克號(Titanic)是20世紀初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製造的一艘巨大豪華客輪。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豪華客輪,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船”或是“夢幻之船”。在當時,泰坦尼克號的奢華和精致堪稱空前。船上配有室內遊泳池、健身房、土耳其浴室、圖書館、升降機和一個壁球室。此外,泰坦尼克號更令當時的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安全性。有16個不進水的隔艙防止它沉沒。當時的人們認為其“根本不可能沉沒”。甚至有一個船員在航行中對一個乘客西爾維亞·考德威爾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開始它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途經法國以及愛爾蘭,計劃到達美國紐約的處女航。開始,一路上風平浪靜,到了1912年4月14日,一個星期天的晚上,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泰坦尼克號以22.3節的速度在大西洋漆黑冰冷的洋麵上和冰山發生死亡之吻。
冰山撞擊了船體,導致船底的鉚釘承受不了撞擊因而毀壞。鉚釘斷裂後,海水湧進水密艙,當時泰坦尼克號的最大承受極限為4個水密艙同時進水,而撞擊後進水部分為5個,超過承受極限。泰坦尼克號開始沉沒。
船員行動起來,救生艇開始被放下。婦女和兒童(頭等艙和二等艙的婦女兒童)先登上救生艇的美德得到了遵守,但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的狀態下就被放了下去。不過這也不能怪船員,當時的航海界都認為如果救生艇滿載人員放下去的話,會造成損壞甚至傾覆。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設計得很結實,但是船員們不知道這一點。結果可以搭載1178人的救生艇,隻上去了651人。還有一些人是跳海之後被救上救生艇,這樣,總共有705人獲救。當天2點20分,泰坦尼克號船頭部分沉入海中,後半截砸回海麵,在一分鍾之內就緊跟著泰坦尼克號前半部分一道沉入了水中。1503名乘客和船員隨它而去。
我們現在發現,這艘豪華的號稱“夢幻之船”的遊輪,居然沒有足夠的救生艇!泰坦尼克號上的救生艇最多隻能搭載1178人,也就是說,隻能搭載將近二分之一的乘客。但是我們也無法指責任何人,實際上,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數量是符合英國的法律規定的,該項法律定的數量不是基於乘客數,而是基於船的噸位。當時所有船的救生艇數量都遠遠低於需要的數量。當時救生艇的目的那時不是用來裝下全體乘客的;它們隻是用來從一艘下沉的船上轉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在那時,國際通用的海事安全規則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載人數是船上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可以搭載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還為這種“對乘客安全高度負責”的額外配置沒有引起公眾注意而感到不平。可以說,是法律和船上海員的疏忽一起造成了這起海難的巨大損失。
後來,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改變了這種救生策略。自泰坦尼克號沉沒後,新的海上安全法規要求救生艇必須能容納下船上的所有人員。至此以後,因救生艇不夠而導致乘客不能獲救的現象就基本杜絕了。
“格言”災難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為我們服務,拿住刀刃會割破手。
——洛威爾一群動物遇到了海難,乘著小船在海上漂流。食物快吃完了,它們決定通過遊戲把一些同伴拋下去。規則是輪流講笑話。要是誰的笑話不能使所有的動物都發笑,那它就要倒黴。
牛先講。牛的笑話非常精彩,幾乎每個動物都笑了,但豬沒有笑。於是牛被扔下了海。然後輪到羊。羊的笑話非常糟糕。沒有誰能笑出來。可豬卻撲哧笑出了聲。
“你為什麼要笑?”動物們納悶地問。
“對不起,我想起牛的笑話了。”豬慢吞吞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