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達姆彈,比生化武器還可怕的子彈?(1 / 1)

達姆彈是一種不具備貫穿力,但是具有極高淺層殺傷力的“擴張型”子彈。可以說,是一種因巨大殺傷力而臭名昭著的彈藥。對單兵而言,它的殺傷力比生化武器還可怕。美國國家步槍協會(NRA)對其定義是:“達姆彈,是一種在印度達姆地區達姆兵工廠發展出來的英國軍用彈頭,曾經於1897和1898年在印度西北邊區和蘇丹使用。它的口徑是0.303英寸(7.7毫米),金屬外殼沒有完全包覆彈頭前端,彈頭的鉛質核心外露,以增加彈頭效率。”

由於已經被海牙公約所禁止,達姆彈在公眾心目中,與生化武器一樣是邪惡的化身。然而,事實上,達姆彈並非是一種十惡不赦的武器,其發明及使用,有著深厚的曆史背景和技術原因,是和槍械的發展以及英國的殖民統治有著密切關係的。

在高速火藥和線膛槍等技術出現後,鉛丸型彈頭無法使用了。因為當線膛槍發射彈丸時,子彈會由於熱力作用膨脹,被擠壓進槍管。使用鉛彈會殘留大量的鉛在槍管中(俗稱掛鉛),而過度掛鉛有炸膛的危險。為了避免此類問題,後膛槍使用的子彈,會在鉛彈外麵增加一層銅,或覆銅鋼材質的外殼,這種外殼被稱為全被甲。子彈的硬度有所增加,侵入能力會變大,然而停止能力會相應降低。

在19世紀,最頭疼這個問題的是英國軍隊。英國軍隊的任務是鎮壓殖民地的暴亂,或者反抗運動。在此類戰鬥中,作戰地點多在城鎮中,英軍部隊無法利用遠程火力的優勢消耗敵軍。全被甲的步槍彈,侵入能力強,但對於人體目標來說好過頭了,彈頭能量不能有效傳遞給肌體,近距離命中多槍也不會馬上倒下,雖然最後目標還是會死,但是也許死前能拉上兩個英軍墊背。到了19世紀末期,駐印度和阿富汗殖民地的英軍士兵,經常被數量和勇氣都遠超自己的敵人所包圍,在作戰中吃了大虧。所以,才在印度加爾各答附近的達姆兵工廠發明了達姆彈。

為什麼說達姆彈比生化武器還可怕呢?就是因為它可怕的殺傷力。達姆彈在子彈彈頭分類上屬於“半金屬包覆彈”,金屬外殼沒有完全包覆彈頭前端,以致於彈頭的鉛質核心外露。當彈頭撞擊人體時,鉛會立即變形,彈頭後端的包銅,將彈頭前方的鉛壓碎,造成高速的破裂與擴散;同時由於彈頭自轉,鉛塊會以自轉的方向呈順時針或逆時針擴散。也就是說,彈頭鉛蕊發揮了彈頭緩衝撞擊的效用。然而,在銅的高速擠壓下,鉛蕊又會變成撞擊點,變成傷口嚴重撕裂的幫凶。在一般情形下,達姆彈會造成嚴重的撕裂傷,將皮膚與肌肉撕扯開來,造成大量淺層出血。破損的鉛彈頭,也會造成外科醫師救治上的困難,往往傷口有大小不一的彈頭碎片滲入肌肉,如果不及時取出,會導致感染敗血症或其他嚴重發炎感染。但是進行彈頭碎片取出往往極其困難;另外遭到擊中的部位進行普通壓覆式止血,往往可能將彈頭碎屑包覆,甚至往組織的深層推入,增加感染發炎的幾率。

由於達姆彈比普通子彈造成更大的內部撕裂傷與大量內出血,受害者的死亡過程緩慢,必須承受過多生理上的痛苦與心理上巨大的恐慌,完全不符合人道。因此在1899年海牙公約所發表《禁用入身變形槍彈的聲明》的規定中,規定不準用達姆彈。所以,目前各國軍隊都不得使用這型彈頭。

“格言”戰爭永遠談不上好,和平永遠談不上壞。

——本傑明-富蘭克林子彈的顏色有許多種,如綠色、紅色、黑色和白色等,這是為什麼呢?為了在戰鬥中便於區別辨認。

普通彈彈頭不塗色或塗銀色(鋼心彈)。它主要用來殺傷敵人的有生目標。

曳光彈彈頭塗有綠色,主要用以顯示彈道,指示目標,修正射擊等。

燃燒彈彈頭塗有紅色,主要用來點燃易燃物質。

穿甲燃燒彈彈頭塗有黑色(有的塗黑色加紅圈)。它主要用來射擊敵人的輕型裝甲目標和油箱。

穿甲燃燒曳光彈彈頭塗紅色,頂端塗紫色,它聚集了各種槍彈的特長,既能指示彈道,又能穿甲,同時還能縱火,主要用來對空和對遠距離的目標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