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為什麼美國沒有元帥軍銜?(1 / 1)

因為“元帥”一詞和馬歇爾的名字同音

軍隊中最高的軍銜是元帥。可是,號稱“超級大國”、軍隊實力世界第一的美國,卻從來沒有過元帥軍銜,最高軍銜隻是五星上將。這要牽涉到美國曆史上兩個著名的人物,還有一個既有趣又動人的故事。

曾榮獲1953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著名政治家,擔任過美國國務卿和國防部長的馬歇爾(1880年~1959年),是美國的一代名將。他畢業於弗吉利亞軍事學院,1927年曾擔任過駐中國的武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由於其決策有方,協調得當,對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1944年底,鑒於當時美軍規模龐大(超過1200萬人),編製級別多,加之與盟軍聯合作戰,美國打算正式在上將銜之上設置了一個最高軍銜。開始打算和歐洲其他國家一樣,用元帥來作為軍隊最高軍銜。鑒於馬歇爾卓越的功勳,美國國會擬授予馬歇爾美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最高軍銜——陸軍元帥。但這個打算遭到了馬歇爾的堅決反對。他的公開理由是,如果稱他為“Field marshal Marshall”(馬歇爾元帥)聽起來顯得很別扭。原來,在英語中,“元帥”,也就是“marshall”這個詞,同馬歇爾的名字發音完全相同,不同之處僅僅在於拚寫上,比馬歇爾的名字多了一個字母“L”。

表麵上看,這的確是一個很充分的理由,但其實這裏麵真正的原因是:這樣一來,馬歇爾的軍銜將高於當時已臥病的美國陸軍五星上將潘興,而潘興是馬歇爾非常崇敬的老將軍,正是靠了潘興的大力提拔,馬歇爾才得以有輝煌的今天。

潘興(1860年~1948年)畢業於西點軍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任美國遠征軍司令官。那時,馬歇爾隨美軍赴西歐參戰,潘興非常欣賞馬歇爾的才能。大戰末期,將他提拔為自己的副官,視其為得意門生。後來,潘興雖然退役,仍然多次力薦馬歇爾晉升。1938年春的一天,馬歇爾去看望生病在床的潘興時,潘興若有所思地說:“總有一天你也會像我一樣當上五星上將的。”馬歇爾滿懷激情地回答:“美國隻有您有資格獲五星上將銜,決不可能再有另一個人!”聽到馬歇爾的肺腑之言,潘興頓時熱淚盈眶:“謝謝你。”在潘興的影響下,1939年,馬歇爾以臨時四星上將銜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在馬歇爾的心中,一直把潘興當做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軍人。馬歇爾拒當元帥,這是真正的原因。

也正是因此,美國國會為了表示對馬歇爾的敬意,決定美國從此不再設元帥軍銜,以五星上將為軍隊最高軍銜。為了表彰馬歇爾,1944年底,馬歇爾晉升為五星上將。

“格言”所謂資本,是指為要得到更多的財富而提供的部分財產。

——馬歇爾戰爭期間,朱可夫元帥因為無法說服斯大林,兩人各將語調升了八度,爭執起來。朱可夫怒氣衝衝地走出斯大林的辦公室,在會客廳裏嘟囔起來:“真他媽的小胡子!”

不料被旁邊一位好事的將軍聽見,偷偷告訴了斯大林。斯大林馬上下令召見朱可夫。

“你說‘真他媽的小胡子!’到底指的是誰?”斯大林直瞪朱可夫。

朱可夫何其聰明,他馬上回答:“我罵的當然是希特勒了,斯大林同誌!”

斯大林沉默片刻,抽起了煙鬥:“沒錯,朱可夫同誌,我也會這樣罵他的。”隨後,他扭頭問告密的將軍:“那你認為小胡子指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