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炒菜用的調料加入了活魚
中國有八大菜係,它們分別是川、粵、閩、蘇、浙、湘、徽、魯菜,魚香肉絲,是川菜中備受喜愛的一道菜肴。什麼是魚香味?所謂魚香味,就是一種帶辣的糖醋味。那為什麼這道菜有“魚”字?
相傳,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戶生意人家,他們家裏的人很喜歡吃魚,對調味也很講究。有一次晚上,女主人炒菜的時候,為了不浪費,她把上次燒魚時用剩的配料,都放在一盤菜中炒。男主人回來後,發現這盤菜特別好吃,而這款菜是用炒魚的配料來炒其他菜肴,所以取名為魚香炒。
對魚香肉絲的說法,一般認為魚香肉絲的“魚香”,由泡辣椒、鹽、醬油、白糖、薑末、蒜末、蔥顆調製而成。川味糖醋魚裏,要用一種泡辣椒做作料,那種泡辣椒和糖醋酒作用,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甜酸味。由於這道菜太開胃了,以後的廚子把這樣的作料和烹飪方法,推廣到別的菜,最著名的便是“魚香肉絲”。於是乎,順理成章,便把川式糖醋魚的魚香轉移到作料的香味,再轉嫁到肉絲的烹調上,盡管肉絲裏並沒有魚。這裏,我們看到了語言在修辭方法上的概念轉移。
可是,車輻的《川菜雜談》有另外的說法。四川新繁縣最著名的泡菜是泡魚海椒。泡魚海椒正是以前正宗魚香肉絲、魚香茄子的必備作料。據介紹,泡魚海椒所選的辣椒是川西平原上一種很香的辣椒,被稱為“二荊條”。當辣椒成熟得像欲燃的火焰的時候,人們采摘下來,經過仔細選擇,再泡到特製的泡菜壇水裏,還要加上貨真價實的魚在泡菜壇裏。
泡辣椒的魚也不是一般的魚,而是原來魚米之鄉的溝渠,和那時高杆單季稻水田裏盛產的鯽魚。要選那種巴掌長的,不大不小的鯽魚,先在清水裏喂幾天,待鯽魚把腸胃裏的髒東西全部吐幹淨以後,還要放進幹淨的淘米水裏喂一兩天。然後並不殺魚,也不去鱗,將活魚十多尾放進有泡菜鹽水的泡菜壇中,蓋嚴蓋子,讓魚和辣椒去作用。一段時間之後,打開壇蓋,一股有著特殊香味,鮮紅欲滴的泡海椒就能直接食用,或者做糖醋魚,或者做魚香肉絲的主要配料了。
這才是真正的魚香的含義。這樣說來,以魚香為名的菜肴,如果出自正宗,那麼就應該是含有魚的。真正是恰如其名。
“格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禮記》甲:你知道吃魚有什麼好處嗎!
乙:吃魚可以預防近視。
甲:為什麼?
乙:你看過貓有近視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