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的動物敢死隊
運載火箭是最精密、最複雜的飛行器之一。如果運載火箭由於某個係統、組件、元器件設計不當、質量不好或不適應環境變化,在發射、飛行過程中發生故障或失效,就會造成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甚至災難,因此,運載火箭必須進行試驗,驗證運載火箭理論和技術,及時發現不可靠因素,提高運載火箭發射的成功率。特別是載人空間飛行,更要確保運載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送人類進入太空前,先要利用各種動物代替人類進行各種太空環境、航天醫學、生命體征和生命保障等試驗。這可為設計衛星、飛船、空間站和航天飛機等航天器,為宇航員的訓練、太空航行提供最真實、最詳盡的科學依據。這些動物是航天事業的開路先鋒,是太空中的動物敢死隊。
動物敢死隊往往搭乘運載火箭飛上高空或太空。動物敢死隊的成員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挑選過程幾乎與宇航員一樣複雜。特別是靈長類動物,都是經過與宇航員一樣的特殊訓練。動物們與運載火箭共存共榮,是太空飛行的英雄。在宇航員的花名冊裏,按資排輩,它們都排在最前麵。
坐火箭去旅行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蘇聯為了確定人類航天飛行的可行性,向高空、亞軌道和太空軌道發射了至少57隻狗。有些狗不止一次飛往太空,大部分狗活著回來。這些用於太空飛行試驗的小狗被稱為太空狗。
蘇聯科學家為每一隻太空狗都取了有特色的名字。這些小狗實在太調皮可愛了,科學家實在舍不得把它們送上危機四伏、甚至有可能有去無回的太空。然而,為了科學、真理和探索宇宙,小狗們不得不做出犧牲。
科學家認為狗是太空飛行的首選試驗動物。對太空狗的培訓包括穿著太空服行走,將其放在一個小桶裏模擬火箭發射,或放在離心機裏模擬火箭發射的加速度,讓其逐漸習慣生活在狹小的籠子裏等。對於在軌飛行的太空狗,還要喂食營養豐富的膠狀蛋白質、一些高纖維的食物,幫助太空狗排泄,防止便秘。
太空狗的飛行試驗分為高空飛行試驗、亞軌道飛行試驗和軌道飛行試驗。如利用火箭把太空狗發射到太空,然後使其自由落體返回的稱為亞軌道飛行試驗;利用火箭把太空狗發射到太空,圍繞地球飛行一圈以上的稱為軌道飛行試驗。試驗時,這些太空狗都是被放在一個密封壓力艙(又稱太空艙)內。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蘇聯共進行了30次火箭發射,大多數太空狗被送入了太空。
1951年7月22日,世界上首次太空狗亞軌道飛行試驗開始了。太空狗德茲科乘著火箭達到110千米的高度,但沒有活著回來。同年9月,太空狗麗莎乘坐火箭成功完成亞軌道飛行試驗,在高空從火箭中彈出,然後乘坐降落傘安全返回。後來,麗莎由蘇聯物理學家阿納托利布拉貢拉沃夫領養。
1951年9月,進行了一項新的太空實驗。太空狗博利克被選為宇航員。也許小狗博利克真的有靈性,知道這次飛行的危險性。在飛行前的一天晚上,它突出重圍,失蹤了。科學家隻能用一隻名叫濟卜的太空狗更換升空,但是濟卜不幸犧牲。然而等濟卜升空後,拜科努爾發射場的官兵們發現,博利克像一隻未經訓練的流浪狗一樣,圍著軍營四處亂竄。後來,博利克還是被送上了太空,並且好好地活得回來。博利克被譽為最狡猾的太空狗。
1954年6月2日,在蘇聯拜科努爾發射場,一枚火箭直刺藍天。第一對太空狗小狐和紅頭發一起飛往100千米高空。小狐和紅頭發始終弄不明白,為什麼飛天以後不會走路了,總是踉踉蹌蹌、東倒西歪。9月1日,太空狗勇敢和它的女朋友嬰兒要一起進行一次太空旅行。勇敢本該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好好表現一下自己的男子漢氣概。想不到這隻名叫勇敢的小狗一點兒也不勇敢。在發射的前一天,這個膽小鬼逃跑了。最後,勇敢很不情願地參加了太空飛行,並且和嬰兒安全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