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勒斯和福蘇姆從S0桁段開始太空行走。首先,他倆在右舷更換移動運輸車的纜線係統。纜線係統是移動運輸車的一根電源、數據和視頻電纜,它隨移動運輸車伸縮,為移動運輸車提供電力和視頻信號。去年年底,電纜無意中被割斷,需要更換第一步,塞勒斯拆掉了一個接頭,鬆開纜線。
“加拿大-2”號大臂一邊在外部探索著,一邊舉起“平台-2”號泵。塞勒斯和福蘇姆轉移到平台接收從大臂上送來的“平台-2”號泵,並把它安裝到平台,最後返回到貨艙。
為了到達S0桁架,福蘇姆從航天飛機貨艙裏站到“加拿大-2”號大臂的頂端。我幹脆利落地起動大臂,將福蘇姆從貨艙高高舉起。當他到達S0桁架時,塞勒斯已經展開兩個新的電纜卷筒。塞勒斯將舊的電纜存放在大臂的十字架上。“加拿大-2號大臂移動滑行,福蘇姆來到桁架的工作現場。在那裏,通過機械臂上的小手,塞勒斯和福蘇姆重新鋪設電纜。
在太空行走期間,福蘇姆停下來。他的噴氣推進器背包鬆散了。這套艙外宇航服價值百萬美元。為了確保安全,福蘇姆第一次使用了安全係繩。
下午2時1分,太空行走的宇航員關閉了艙門。太空行走結束,共計6小時47分,兩次太空行走任務共計14小時18分。第三次太空行走可能在周三舉行,專門測試修複技術和材料。
太空行走時,馬克·凱利專門負責監督宇航員的時間表;指揮官林賽負責拍照和轉移國際空間站的兩個裝水的容器。第13遠征隊指揮官維諾·格拉多夫、飛行工程師傑夫·威廉斯以及托馬斯·雷特繼續轉移“萊昂納多”號多用途後勤艙裝載的設備和用品。他們將超過3.87噸的空間站生活垃圾、不需要的設備和用品打包。下周返回地球時,隨航天飛機帶回。
2006年7月11日淩晨1時8分,宇航員被我的孩子點播的《全明星》的音樂鈴聲驚醒。30分鍾後,1時38分,第13遠征隊指揮官維諾·格拉多夫和飛行工程師傑夫·威廉斯和托馬斯·雷特被吵醒。
上午7時18分開始,我和凱利、福蘇姆、斯蒂芬妮和塞勒斯接受了美聯社記者的采訪。雖然這20分鍾的聊天很短暫,但來自地球的問候讓我們無比感動。
今天,“發現”號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的任務是卸載“萊昂納多”號多用途後勤艙的貨物。任務專家斯蒂芬妮·威爾遜擔任轉移裝卸的指揮長。
航天飛機和空間站的全部9名成員一起在多用途後勤艙幫助收集和轉運貨物。它為空間站帶來超過6.3噸的衣服、食物和其他用品。我們運送到空間站的貨物中,包括一個新的微重力科學箱。歐洲空間局研製的封閉微重力科學箱,涉及流體科學、火焰、粒子或煙霧實驗,對空間實驗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雷特,這位歐洲空間局的宇航員,上周在空間站上參加了安裝儀器。今天,微重力科學箱密封,它將在航天飛機啟程前,開始工作並承擔更多的工作。
這天,任務專家塞勒斯和福蘇姆進行第三次太空行走的準備工作。他們為艙外宇航服充電,準備必要的工具,並檢查了氣閘艙。
最後,指揮官史蒂夫·林賽、飛行員馬克·凱利、我和斯蒂芬妮參加了一個太空行走的程序審查。
2006年7月12日早上,宇航員們在《我相信我能飛》的鈴聲中朦朧醒來。今天,宇航員要進行第三次太空行走,並專門測試增強碳-碳麵板、修複材料非氧化物黏合劑,以及利用紅外照相機探測看不見的已損害的隔熱層。
太空行走開始了。塞勒斯身穿紅色條紋的宇航服,福蘇姆穿全白色的宇航服。時20分,任務專家塞勒斯和福蘇姆慢慢地摸索著離開空間站的氣閘艙。塞勒斯騎在大臂上。根據國際空間站“加拿大-2”號大臂的編寫程序,任務專家斯蒂芬妮和我起動大臂。在“發現”號右舷的機翼上,塞勒斯用一個紅外照相機拍攝機翼前緣增強碳-碳板的視頻。紅外照相機用來捕捉溫度梯度,紅外圖像可幫助研究人員探究確定這些隔熱層是否損壞。
在“發現”號貨艙的尾部,福蘇姆幫助塞勒斯將一箱修複材料送過去。這是進行非氧化物黏合劑試驗,並對修複損壞的隔熱層進行科學評價。非氧化物黏合劑是一種陶瓷聚合物密封劑,含有碳、碳化矽粉等。
去年,第STS-114次航班應用過非氧化物黏合劑。他們測試的數據認為,使用非氧化物黏合劑,最有效的溫度為120℃。今天,宇航員針對以前修補隔熱板的碾壓溫度,精確控製力度和溫度。塞勒斯和福蘇姆幾乎花了兩個半小時,完成了3個損壞處維修及2個裂縫修理,並提供維修活動的對話描述,以及回應地麵任務控製中心的提問。
宇航員清理現場,檢查宇航服。福蘇姆乘坐機械大臂回到氣閘艙。考慮到要給機翼前緣拍攝影片,塞勒斯將照相機遞給福蘇姆。塞勒斯以自己的方式——仿佛高台跳水一樣的動作回來。在乘坐“加拿大-2”號大臂返回氣閘艙的過程中,福蘇姆用紅外照相機拍攝了機翼區域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