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地球的領導權(1 / 3)

一群傻子的錯誤

當蘇聯成功發射衛星的消息傳遍美國,美國的民眾感到失望和氣憤。美國國防部長查爾斯·威爾遜極力想穩住人們的情緒。他對記者說,這“純屬科學騙局……你們睡覺的時候,誰也不會從衛星上把炸彈扔到你們的頭上,所以不必擔心”。

蘇聯搶先發射人造衛星簡直就是一起太空的“珍珠港事件”。美國政府後悔不已。美國發射人造衛星的設想由來已久,但道路曲折。早在1945年,出生於德國的導彈與火箭專家馮·布勞恩等科學家就致力於衛星發射研究。20世紀50年代以後,美國陸軍、海軍和美國 火箭協會等都積極研究火箭和衛星。1954年,美國國防部決定:由陸軍負責 研製運載火箭,海軍負責研製衛星。1955年,美國海軍提出了發射 “先鋒”號衛星。當時,美國已擁有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 師,在火箭、電子、空氣動力等領域取得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 術成果,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是十拿九穩的事。1955年7月15日,總統艾森豪威爾早於蘇聯作出了發射衛星的決定。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美國將第一個發射衛星。

美國人十分輕視蘇聯。美國對蘇聯發射衛星的秘密不屑一顧,不相信科技水平遠不如己的對手。認為,蘇聯會搶先按動發射衛星的按鈕簡直就是在開玩笑!當時,不僅公眾不當回事,政府官員也滿不在乎。一次,馮·布勞恩和美國陸軍的加文將軍一起參加一個聽證會。他倆介紹了蘇聯的航天發射能力。一位議員聽了一會兒卻說,“你們兩個一定精神失常了。我剛從蘇聯回來。我看到蘇聯街道上的汽車都很少很舊。憑這水平,不可能發射火箭和衛星。”

決策失誤。1955年,美國國防部規定,陸軍負責研製中程導彈,空軍負責研製洲際導彈,而發射衛星由吃飽了沒事幹的海軍負責,結果造成了各幹各的、各行其事的不利局麵。馮·布勞恩抱怨:“我是個廚師,卻讓我燒火;而讓買菜的去當廚師。”

外行領導內行。美國國防部和華盛頓的一些高級官員,對科技一點都不懂,常常把“衛星(satellite)”一詞念成“衛生”。當時,美國陸軍的火箭研製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果。1956年9月20日,一枚“丘比特”火箭將一顆重約40千克的假衛星,發射到1094千米的高度,成功地進行了一次發射衛星的“彩排”。可是,就在美國距離太空大門隻差一步的關鍵時候,國防部卻把它打入“冷宮”。他們還讓馮·布勞恩將有關衛星的工作徹底忘掉。國防部卻批準了海軍的“先鋒”號計劃。

這個決定作出後,一位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顧問聳聳肩,遺憾地對布勞恩說:“他們是一群傻子,犯了一個愚不可及的錯誤。”後來,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承認:“當我們談到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經驗教訓,我們還處於休克狀態,既不能作出決定,也不互相交流。”一個美國原本唾手可得的“頭彩”,被蘇聯捷足先登,搶走了。美國在首輪太空競賽中,不想失敗卻失敗了。

失敗的“柚子”

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聽到蘇聯人成功地發射了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消息,並不感到驚訝。他在1956年就獲得了由洛克希德製造的U-2高空偵察機拍攝的蘇聯發射設施的照片。馮·布勞恩捶胸頓足,語無倫次地說:“我們早知道他們要發射衛星!‘先鋒’號是上不了天的。我們的架子上就有火箭。看在上帝的份上,放手讓我們幹吧!我們能在60天內發射一顆衛星,隻要給我們開綠燈。60天就行!”馮·布勞恩很有把握是因為他沒有將有關衛星的工作徹底忘掉,還在努力研究。這無疑是美國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