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硬骨魚(1 / 1)

硬骨魚是地球上所有生活在水裏的動物中進化最成功的一類,包括輻鰭魚和肉鰭魚兩大類。

這些魚的骨骼是由硬骨頭組成的。“額外的”鰭退化消失,所有功能性的鰭內部均由硬骨質的鰭條支撐。原始的硬骨魚類具有機能性的肺,但大多數後來的硬骨魚類的肺轉化成了有助於控製浮力的鰾。硬骨魚類的脊椎骨有一個線軸形的中心骨體,稱為椎體,椎體互相關聯,並連成一條支撐身體的能動的主幹。椎體向上伸出棘刺,稱為髓棘;尾部的椎體還向下伸出棘刺,稱為脈棘。胸部椎體的兩側與肋骨相關聯。此外,具有肉質魚鰭的肉鰭魚類關係到四足動物的起源,早期認為隻有肉鰭魚類的肺魚有現代種類存在,而1938年在非洲南部海域打撈到一條總鰭魚,是肉鰭魚類的活化石,被命名為拉蒂邁魚。

拉蒂邁魚

硬骨魚類已經占據了地球上所有水域中的各種生態位,從小的溪流到大的河流,從大陸深處的小小池塘到各類湖泊,從淺淺的海灣到浩瀚大洋中各種深度的水域,到處都有硬骨魚類在漫遊。硬骨魚類各個物種之間體型大小上的差別也很懸殊,有些小魚永遠長不到1厘米以上,而鮪魚卻可以長得非常巨大。硬骨魚類身體的形狀和生態適應類型也是千差萬別,各有千秋。而且,硬骨魚類無論是物種數量還是個體數量都遠遠超過許多其他脊椎動物的總和。因此,硬骨魚類才是地球上真正的水域征服者。

在硬骨魚類中,輻鰭魚類不僅數量多,而且類型也十分豐富,現生的大多數常見的魚類也屬於硬骨魚。下麵就是關於幾種硬骨魚的介紹。

腔棘魚又稱空棘魚,由於脊柱中空而得名。它被認為是水生動物和陸生脊椎動物之間一個重要的進化環節。腔棘魚大約4億年前在地球上出現,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由於腔棘魚生活在深海的洞穴中,棲息地點極其隱蔽,所以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一直認為腔棘魚早在6000萬年前就滅絕了。

肺魚是一種和腔棘魚類相近的淡水魚。古代時曾在地球上大量繁殖,現在仍有少數保存著其種族而遺留下來,可以說是一種“活化石”。正如它的名稱,肺魚有很發達的肺部,部分種類即使沒有水也能呼吸空氣而生存。在水中。鰭能像腳一樣支撐身體。

人們若要在珊瑚礁魚類中選美的話,那麼最富綺麗色彩和引人遐思的魚當屬蝴蝶魚。蝴蝶魚得此美名,是因為它的外形和蝴蝶相似,有著五彩繽紛的圖案。五彩斑斕的色彩加之圖案各異的身軀,都是識別彼此的最佳途徑。熱帶地區的珊瑚礁群為蝴蝶魚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庇護所。它們用尖尖的嘴部啄食附著在珊瑚或岩石上的小動物。

小醜魚也稱海葵魚,它們因為依附海葵生活而得名。海葵魚的體色很美,它們常在海葵聚集的地方遊弋,毫不在意地在那些有毒的觸手中間穿行。同種的雌雄兩性之間,生理上卻沒有什麼差異,隻是野生成熟的雌魚比雄魚稍長些。

在我國南海的海麵上,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從水中一躍而起的“小飛機”,它們有時甚至會“飛”到船甲板上來,這就是飛魚。飛魚遊速很快,可以達到每分鍾1000米以上,躍出水麵的距離可以高達10多米,並停留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

箱魨的外表看上去就像一隻奇異的小箱子。它們的鱗片演變成了堅硬的六角形骨質片,緊密地排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像盔甲似的外殼。幼小的箱鰱色澤鮮豔,身體的棱角也不太明顯,隨著時間的增長,小箱純的身體色彩變得柔和了,棱角也更鮮明了。

在各種熱帶觀賞魚中,七彩神仙魚的外表格外顯眼。它周身鑲著美麗的花邊,扁圓的身子有些呈豔藍色,有些呈深綠色或棕褐色,而且從鰓蓋到尾柄上麵均勻地分布著豐富爛漫的花紋。依據體色的不同,七彩神仙魚被分為綠圓盤慈鯛、棕圓盤慈鯛、紅圓盤慈鯛、藍圓盤慈鯛等不同品種。

蓑鮋又叫獅子魚、龍魚,多產於溫帶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內。它們體色鮮豔,體長可達20~30厘米,並且有著不同的花紋,是一種美麗的觀賞魚。你可千萬別輕視這種外表美麗的家夥,它們的身體平常由一層薄膜作掩護,可一旦偽裝卸除,便會露出含有毒液的尖刺,攻擊對方。這是因為蓑鮋有13根有毒的背刺,每一根毒刺中間都有一道凹槽,一旦發出攻擊,對手將會被麻痹致死。

刺河鮑之所以得到這樣的名稱,全是因為它身上披滿了尖銳的硬刺。這些硬刺是由鱗片演變成的。在休息狀態下,刺河純的硬刺會平貼著身體,一旦遇到凶猛饑餓的敵人,它便吸人大量的海水,使身體膨脹,利刺也會豎起來,這個時候的刺河鮑活像一隻落入水中的刺蝟。

七彩神仙魚怎麼樣?這麼多姿態各異的硬骨魚是不是已經讓你眼花繚亂了呢?事實上,世界上的魚兒多得數不勝數,就是它們這些可愛的精靈一同構成了我們美麗的海洋世界,就讓它們同我們人類一起和諧相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