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意思就是說,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留下來;能力不夠者則要讓位給有能力者。而在一個企業團隊之中,團隊領導者是通過他人來取得利益的人,所以,對於那些比自己出色的人才,即使不能讓位,也應該大膽任用,而不能讓人才埋沒,或者任其外流,甚至刻意壓製。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實現優勢互補,才能為企業、為團隊帶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美國“時裝大王”史瓦茲是時裝業的領袖人物,其公司享譽全球。他的成功,一方麵有賴於他的經營才能,而更重要的一方麵,則是他求賢若渴,善於任用比自己更出色的人才。
要想在服裝業立足,全憑優秀的設計師。可是,史瓦茲創業之初,由於資金有限,無力聘請一位有名氣的設計師。這個難題讓史瓦茲大傷腦筋,茶飯不思。
偶爾有一次,史瓦茲去一家服裝店推銷衣服。不料店老板一眼就發現了衣服的毛病,並且開門見山地指出:“這種衣服就連三流設計師設計的水平也達不到,或許你的公司裏根本就沒有設計師。”店老板的一句話令史瓦茲感到十分羞愧,可是,他同時驚喜地發現了眼前這位老板獨到的眼光,以及他對服裝設計的專業見解。於是,他主動同店老板攀談起來。
店老板當時十分傲氣地說:“別看我隻是服裝店小店主,可是,說實在的,我還真對你們這些服裝業的大老板不看好。毫不客氣地說,你們除了固執之外,有幾個真懂設計?我恐怕你們連美感的觸角也沒長出來呢?”
史瓦茲被說到了要害之處,但他並不介意店老板的傲慢,因為他明白,自負的人往往都有些真本事,這不正是他想要找的人才嗎?
其實,這位店老板真是一位設計高手,在前後不到1年的時間裏,曾在三家服裝公司工作過,離開的原因隻有一個,都是因那些不懂設計的老板對他提出的設計方案非但不給以嘉許,反而挑三揀四,甚至對他橫加斥責。他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忍無可忍之下,幹脆一走了之。到後來也就無心再從事服裝設計,而是轉行做起了買賣。難怪他對服裝公司老板的成見有這麼深。
史瓦茲當時非常誠懇地請店老板到公司工作。但是心存偏見的店老板一口就回絕了他。史瓦茲沒有辦法說服他,隻好另找機會。
經過一番深入了解,史瓦茲知道這位店老板叫杜敏夫,正值而立之年,是位名副其實的設計天才,隻是由於懷才不遇,脾氣暴躁而被埋沒。這使他將杜敏夫請來的決心更強烈了。於是,他“三顧茅廬”、“禮賢下士”,三番五次登門求才,最後,杜敏夫終於被感動了,接受了史瓦茲的邀請。
史瓦茲知道自己在設計上的才幹遠不及杜敏夫,所以吸取了前三個老板的教訓,始終尊重杜敏夫的設計方案。在史瓦茲的大力支持下,杜敏夫建議史瓦茲大膽采用當時最新的衣料——人造絲,並且設計出了好幾套服裝新款式。
史瓦茲是當時第一個采用人造絲做衣料的人。由於搶先這一步,一下子為史瓦茲的公司創造了巨大的收益,他個人在服裝界也是名聲大噪。
在這個群英薈萃的時代,優秀的人才無處不在;同時,信息時代的到來決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全才”。所以,企業的經營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僅靠個人卓越的經營才能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為人才在企業中的凝聚創造條件,做到知人善任,善於發揮團隊的力量。
和諧進取,平靜氛圍
一個團隊好比一個樂隊,成員各有各的分工,如果相互幹擾,奏出的隻會是雜亂無章的、刺耳的噪音;隻有積極和諧的樂隊,才能演奏出震憾人心的樂章。對於企業和團隊來說,積極和諧的工作氛圍,就是凝聚力的搖藍,就是激發團隊成員潛能的沃土。
在電腦銷售行業,有一種堪與餐飲行業龍頭老大麥當勞媲美的品牌,它就是戴爾(DELL)品牌電腦。戴爾直銷模式的巨大效能,使戴爾品牌已經出現在世界各地客戶需要的地方了。無論你是否在意,它總能一步到位地、神奇地出現在你的麵前。這種強大的力量的來源,除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宗旨外,就是戴爾對員工利益和成長的重視,就是團隊內部積極和諧的工作氛圍。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戴爾公司給予公司裏每位員工200股股票,而且,這適用於任何一個國家的戴爾員工。公司還有一套良好的溝通機製與獎勵機製來促進員工的凝聚,而且努力創造出一個使所有員工成功的環境,並給他們提供不斷成功的工具,讓他們不斷學習、成長,甚至不斷犯錯誤,並切實關心每一個成員的興奮點是什麼。
毫無疑問,不管是世界500強精英團隊,還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普通企業的員工,要讓他們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中平靜地工作,在提升自己的同時,為企業創造利潤,那都是一種騙人的把戲。雖然說一個人的成功主要靠他自己創新的能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並能努力工作,但是成功與否同時也依賴工作的環境、周圍的人,他們既可能讓他的工作充滿樂趣,又可能會讓它糟糕透頂。環境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壓力程度以及職業生涯來說都至關重要。同時當然也會影響到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當然,積極和諧的工作環境最終還需要團隊成員來創造。說到底,就是要處理好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
在一個團隊內部,難免會有一些令人難以接受的人,他們或者以別人的失敗為樂;或者對別人指手畫腳,影響別人的思維;打斷別人的談話;不尊重別人或別人的觀點;愛說三道四,傳播小道消息;貪小便宜;不講真話;在應該團結協作的時候與別人競爭……
事實上,即使是世界500強精英團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諸如此類的問題。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而500強精英團隊之所以能克服這種問題所帶來的障礙,就是因為在500精英強團隊中成員們懂得協調彼此的關係,即使對於自己很討厭的人,他們也照樣能與其和諧相處、團結一致。
一般情況下,世界500強精英團隊成員都會為了團隊的發展和自己的成長,以及團隊的凝聚力在創造積極和諧的工作氛圍方麵,按照以下幾方麵要求自己:
美國著名的企業家彼得斯曾經總結過一套十分有效地辦公室禮儀,以幫助人們共同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工作氛圍。對於這一套禮儀,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應該為了團隊的凝聚力及自身的發展,去積極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員工很可能不願意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如今精簡、重組、合並和收購成為主流的時代,員工們其實無不害怕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如果員工們都知道,即使是最極端的言論都能得到積極、誠實的回應,不會有任何記恨,他們的心中就會產生信任感。所以,在一個團隊中,建立信任的氛圍也是創造積極和諧的工作氛圍,進而打造團隊凝聚力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