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
黑白花奶牛主要性能是生產牛奶,因其體表毛色為黑白相間、界限分明的花片,故稱為黑白花奶牛。黑白花奶牛又稱荷蘭牛,也稱荷斯坦牛,黑白花奶牛原產地是荷蘭,最早繁衍集中在荷蘭北部濱海地區。現在黑白花奶牛已遍布全世界,美國、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國的乳用型奶牛均為黑白花牛。成年黑白花奶牛後軀發達,乳靜脈粗大而彎曲,乳房特別龐大、發達且結構良好;被毛細短,額部多有白星,四肢下部、腹部和尾帚為白色。成年體重,公牛為900-1200公斤,母牛為650-750公斤。
此外,國外還有娟珊牛、更賽牛、愛爾夏牛、格勒牛等品種。乳用型黑白花奶牛的泌乳性能為各乳牛品種之冠。母牛平均產乳量一般為6000-7000公斤,乳脂率為3.6%-3.8%;最高牛群平均產奶量為10790公斤(美國),平均含脂率為3.5%。
二、配種
牛的配種計劃製定必須有專人負責。牛的配種計劃包括牛號、年齡、胎次、生產性能、產犢日期、計劃配種日期和實際配種日期、與配公牛、預產期、幹奶期等具體內容。種用牛的選種要求是生產性能和繁殖性能都好。在係譜鑒定時,應注意前代有無因遺傳原因造成的繁殖障礙。在開展牛群良種化的過程中,必須搞好清群,嚴格淘汰劣質公牛和母牛,大力發展地方良種公牛和引進外來優良牛種。實踐證明母牛在牛群中的比例應在50%以上,而且有60%的母牛處於適繁狀態。加強飼養管理改善母牛的營養狀況和飼養環境,維持適當的膘度,是保證母牛正常發情的物質基礎,充分的戶外活動和光照也對母牛的正常發情有促進作用。對於某些因生理機能失調而不能正常發情的母牛,用相應的促性腺激素或釋放激素進行處理,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飼料
植物性飼料是來源最豐富、利用最廣泛的一類飼料。用於養牛的飼料有青飼料、粗飼料、多汁飼料、精飼料。利用青飼料有兩種方式:一是放牧方式。牛在牧地上采食到鮮嫩的青綠飼料,除有毒植物外,牛都可以采食,包括各種新鮮野草,栽培牧草以及各種枝葉等。二是舍飼方式。多利用青割牧草、幹草、青貯料。牛利用的粗飼料主要有各種秸稈飼料,如麥秸、稻杆、花生蔓、玉米秸等。這類飼料體積大、粗纖維多,可消化養分少,營養價值低。多數采用加工調劑後作為枯草季節的填充料。牛利用的多汁飼料主要有胡蘿卜、馬鈴薯、瓜類、甘薯等。這類飼料水分多,纖維少,適口性好,消化率高,可視為牛的多水飼料。牛利用的精飼料主要是混合飼料,包括各種籽實類飼料及各種加工副產品,主要有玉米、大麥、小麥以及豆餅、麩皮、米糠、花生麩等。
動物性飼料主要有奶及奶製品和水產加工副產品(魚粉)等,主要用於培育犢牛及補充混合料中的蛋白質。
礦物質飼料牛利用最多的是食鹽、骨粉、貝殼粉等,主要補充混合料中的礦物質。
用於牛的特殊飼料主要有微生物飼料、抗菌素飼料、尿素和激素等。這類飼料有的是為了補充日糧中某些營養物質的缺乏,有的是為了強化日糧的生產效用,有的是為了調整牛的體內代謝,故需另外加喂。
在奶牛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利用過程中,糞能是能量損失的主要形式,大約為食入總能的30%-32%,約為70%的能量轉為消化能,尿能、甲烷能和體增熱又消耗總能量的30%左右,隻剩下40%淨能用於生產。在淨能中又約有30%用於維持需要,其餘的才用於生產。奶牛需要的礦物質主要有鈣、磷、鈉、氯、鉀等,維生素是牛新陳代謝所必需的物質,在生產實踐中重點是補充維生素A、D、E。牛所需要的水來自代謝水、飼料水,主要靠飲水,因此養牛不能缺水。
四、飼養管理
(一)圍產期及產前
圍產期包括產前15天(幹奶期)和泌乳初期的最初15天。據報道,成年母牛的死亡有70%-80%發生在這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