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緣分(1 / 1)

鍾會一靈不散,飄蕩在人世間無數年,吸收天地日精月華以致恢複人世間的記憶後,便思量如何能讓生前害死他的一幹人等為他償命。

所謂沒有仇,就沒有複仇,沒有德,就沒有報恩。有德則未必盡報,有仇則必有其負。所以與其使人複仇,必定是比不上使人記德。

鍾會作為一個遊魂,再擁有了前世的記憶,以及強大的陰煞之力,終於找到了機會在人世間重新投胎轉世,憑借著天生強大的靈覺和上一世法術的記憶,很小的他,就擁有了很強大的實力。

似乎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這一世,他仍然叫鍾會,仇恨,成了他最大的動力,一個曾今飽讀聖賢書,以天下安危為己任的書生,不再是上一世的鍾真君,對上一世的道道天雷加身的痛楚,和身死道消的仇恨,全部轉移到了請他求雨的故鄉人身上。於是他少小離家,獨自隱居深山,饑吞野果,渴飲山泉,苦修術法。

仇恨,成了他最大的動力,一個飽讀詩書的儒人,隱居深山數十年。當他離開那片深山的時候,他已經不再是鍾會,而是怨靈道士,道家真正的鬼童子。

等他回到家,第一間做的事情就是生生的抽離了他父母的魂魄,用自身無比強大的修為,硬是把他雙親的魂魄,煉成了無比強大的羅刹惡鬼,此鬼黑身朱發綠眼,極其凶惡。

他開始了他的複仇。

那時的他,瘋狂了,完全的陷入了瘋狂的狀態,雙親的鮮血,染紅了他的臉,全村上下二百三十一口,無一幸免,全部死在了他強大的術法之下,全部被他煉成了能置人於死地的羅刹惡鬼。

他見人就殺,所有他看見過的生物都化為了他的麾下的厲鬼,漸漸的彙聚成了一支強大的鬼軍,他控製了這些厲鬼的陰煞之氣,又把自身所學的簡單的術法傳授給了他麾下的惡鬼,他從他上一世生活的小村莊開始毀滅,等他到了他上一世求雨的關中時,他已經彙聚了數萬羅刹惡鬼,他帶領著他的惡鬼大軍像瘟疫一樣的撲向了萬壽寺的七層浮屠,上一世他的身亡之地。

而在這兒等他的,卻是當時道門內擁有強大的力量的百位道士和他們所布的十萬神霄天雷大陣。那時的他,實力已經非常強大,就算是麵對修為強大的百位道士一樣也能夠抗衡。

可是最終那一場大戰,他輸了,盡管百位道士死傷過半,但是他終究是輸了,承受了上百道天地正氣所彙聚的神霄天雷,他重傷垂死,用最後自身所聚的天地間的陰煞之力,對自己下了最惡毒的詛咒,他要生生世世為道家鬼子,殺盡天下所有他所痛恨之人。

於是他一世一世的投胎轉世,當時活下來的幾十位道家之人也一世一世的傳承著對於他的記憶。漸漸的,他所凝聚的陰煞之力在漫長的歲月中被消磨的越來越少,鬼童子的記憶也漸漸地很少出現了。

而道家傳承記憶的人呢,也就剩下了現在的張師傅一人,而這一世的鬼童子,就是我。

聽完這段往事,我父母吃驚的久久沒有說話,從來沒想到他們的骨肉居然有這麼神奇的來曆。

張師傅也不以為意,“我要抱走他,就是想讓他在沒有恢複記憶之前讓他能接受道家的衝虛圓融的思想,來壓製他的陰煞之力。”

張師傅又喝了一口茶,感慨道“:我這一脈已經傳承了上千年了,其中不乏有通天本領的大人物,也有像我這樣平凡庸碌的平凡人,我來這裏,能找到這娃兒,是我這一生的責任,每個人的命裏都有一份責任,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而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有些事情你逃避也沒用,所以我來了,我來找他了。你們也不用在意,我跟他以後緣分還長著呢。”

說完,張師傅起身要走,我父母緊張的像個犯錯誤的孩子,看著張師傅欲言又止。張師傅看著我父母的眼神很淡然,“:我要走,是因為我還有必須要做的事情,我跟這娃兒緣分還沒到,如果緣分到了,避也避不開,緣分未到,我也不能強求,地址已經給你了,等你來找我的時候,就是我跟這娃兒緣分到了的時候。”

道家講究自然,道法自然嘛,自然是要順應天意而為,緣分二字就自然會被修道之人所看重。緣分,自然是有緣也必須要有分,不然就像生命中的匆匆過客,有過交集,但是最終隻能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張師傅終歸是走了,而我,也暫時沒有出現狀況,時光就這樣在無聲無息的流逝著,山村還是很平靜、悠然如融入這大山之中一樣和諧靜謐。山村人依然平淡的過著柴米油鹽的生活。

一轉眼,已經是五年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