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血液與消化——開啟生命的循環(5)(1 / 3)

腳趾也能和手指一樣長嗎

人腳走路的時候為了掌握平衡,因此腳拇指會進化得與其他四指差不多長短。手的五指也是因為怎麼方便怎麼進化的原理,大拇指變得比較短,而且可以很靈活地變化不同方向。其實不但人,猴子、猩猩等好多動物都是前肢長而且靈活。因為前肢距離嘴巴近,便於把采集到的食物並送到嘴裏,手指越長越靈活的就越容易尋找和采集到食物,生存下來的機會就比較大。而腳在後麵,直立行走時它在下麵,隻起支撐身體的作用,相反,腳趾若太長還會影響運動。長期這樣進化,就形成了手指比腳趾長的結果。

為什麼手中指比食指長

器官的外形和功能都是進化的結果,不同長短的手指和它們的位置也是進化的結果。比較常用的手指就會比較長,如中指、食指、無名指;或者比較壯,如大拇指;而不常用的手指就會變得比較短、比較細,如小拇指。大拇指的位置可以很好地和其他手指形成對握等功能,從而和其他手指形成很好的配合。

有人問,你的身高是多少

有人問,你的身高是多少?你說150厘米。這樣的回答既正確又不正確,不信你親自量一量,剛起床時一定要高於150厘米,而晚上臨睡前一量,一定又矮於150厘米。有時還會令你大吃一驚,早、晚的身高竟能差出4~6厘米!這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人體早晚身高不一

原來,人體就像一架機器,而骨頭就是這架機器的支架。機器的支架是用鋼鐵鑄成的,可人的支架卻是骨頭。人的骨頭一節節地連著,支撐著,又能隨意轉動。因此,在節與節之間,就有一種軟東西把兩節骨頭連起來,稱為“軟骨”。

我們睡覺時是平躺著的,這時骨頭之間不是層層相壓,關節間就鬆弛了。於是骨骼間的軟骨層就會吸收較多的體液,就會變厚。雖然一層軟骨變厚得不多,但是從足關節到頸關節,有很多地方變厚,加起來就是個不小的數字。這樣,當你剛起床時一量身高,保證你就“長”高了不少。

可是白天我們要學習、走路,不是坐著就是站著,骨骼之間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互相擠壓,又會把軟骨層的體液擠壓出去,這樣經過一天的時間,身高就會變矮。如果這一天是走遠路,或者是幹重活、抬重物,那麼到晚上時,你的身高就會更矮,有時甚至會差出4~6厘米。

高個子真的就很好嗎

人類的平均身高以1.67~1.70米為最理想,所以一味追求身高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有據可考的我國巨人的最高紀錄為246厘米,美國最高的人達272厘米,蘇聯最高的人竟達300厘米。

其實,如果身材矮小,倒也無妨,不必有低人一等的顧慮和想法。春秋戰國時的晏子,在當時來看,個子並不算高,卻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曆史上著名的侏儒是19世紀的“湯姆·布斯將軍”,他和他的妻子都是小矮人,並曾受雇於馬戲團,一度名揚世界,受到法國國王和英國女王的召見款待。他們結婚時,美國總統還特地贈送了禮物。哥倫比亞有位叫露絲阿曼達的姑娘,17歲時患心髒病去世,她身高僅51厘米,曾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一書,可以算得上是世界最矮的人了。

在俄羅斯,由於人們平均身材較高,公共汽車的車廂高度一般為1.9米,旅館的床位一般也為1.9~2米,而列車上的鋪位僅為1.75米。這對於俄羅斯眾多年輕人平均身高已超過1.93米的情況來說,就不適合了,人們不得不考慮改變車輛的高度、床位的尺寸,甚至得重新改進門窗的規格,這無疑會加大社會的負擔與壓力。大個子還會加重心髒負擔,因為心髒要花費較大力氣才能把血液有效地供給人的大腦,這正如高層建築供水需要更多的電力一樣。

如何能夠長得高一些呢

大自然為人類提供的多種食物,是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的豐富寶藏。但是,有些人,特別是生長發育處於旺盛期的青少年,雖然吃飽了肚皮,可仍然會發生維生素及礦物質供不應求,長期處於“營養饑餓”的狀況,以致發育緩慢,身體素質低下。可見,我們日常生活中豐富多樣的蔬菜品種對於我們的生長發育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在飯桌上我們一定不能挑食。此外還有哪些原因呢?

化學家研究了各種維生素的結構,在實驗室人工製造各種維生素,然後投入生產。如今,工廠裏已能生產出大量廉價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及維生素C等等,以及將這些人工製造的維生素添加到牛奶、奶粉、大米、橘子汁中加以“強化”。食用這種強化食品,可以確保少年兒童對多種維生素的需要,大大促進生長發育。這也就是可以由矮變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