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骨頭不會輕易斷掉呢
課堂上,老師拿著一把鑷子,將一瓶鹽酸倒在了碗中,取出一塊魚骨,扔了進去。然後,夾起另一塊放在火上烤了起來。不一會兒,這塊魚骨便燒成了灰白色,放到桌上輕輕地敲,聲音聽上去又脆又硬。又等了一會兒,老師又將另一塊泡在碗裏的骨頭用鑷子夾了出來,拿給同學們看。這時候,大家發現這塊魚骨可以隨意彎曲,甚至還可以像繩子一樣打結。
為什麼骨頭可硬可軟呢
上麵的實驗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魚骨和人的骨頭一樣,都由脆硬的無機物(如鈣鹽)和柔韌的有機物(如蛋白質)組成,當骨頭放到火上燒烤,蛋白質化去,剩下的就是脆硬的無機物了,骨頭自然是又脆又硬的;把骨頭投入稀鹽酸中,鈣鹽與鹽酸發生反應,剩下了柔韌的有機物,骨頭當然就變得十分柔軟有韌性了。
不同時期的骨頭
成年人的骨頭含有的有機物約為1/3,無機物約為2/3,這樣的骨頭既堅硬,又有彈性;兒童、少年時期的骨頭內,有機物含量超過1/3,因而骨柔韌,硬度小,彈性大,不易骨折。
骨骼可“分解”出鈣質
骨骼可以幫助我們調節體內鈣的水平。骨骼含有磷和鈣,而肌肉和神經都需要鈣。如果體內缺鈣,某些激素就會使骨骼“分解”出一些鈣,以提高體內鈣質水平,直到達標為止。
為什麼人的骨骼會發出聲音
有些人在做膝關節屈伸、肩關節外甩或握拳等動作時,部分關節會發出“咯叭、咯叭”的響聲。一般說來,運動時關節發響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由於關節本身或周圍組織有病變而發出聲響,絕大多數伴有疼痛感覺,需要就醫治療。另一種是關節正常活動而發出聲響,沒有疼痛的感覺。當我們活動關節,比如手腕和膝蓋的時候,關節囊會擴張同時產生氣泡,關節腔內負壓增加,關節液急劇地振動,隨即便發出聲響。關節囊就像一個氣墊一樣存在於關節的兩塊骨骼之間,同時還起到潤滑作用。正常活動中出現的響聲對關節囊並無損害,也沒有任何好處。
越長大骨骼越少嗎
骨架指在人體內部形成人體形狀的骨骼架構。一般來說,成年人的骨架由206塊骨頭組成,新生兒則要更多一些,有300多塊骨頭。但是隨著身體的發育,嬰兒的骨頭變得更長、更結實,它們中的一些漸漸融合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長大後骨頭數量會減少的原因。骨架中的骨頭有著不同的形狀和大小,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功能:舉例來說,最長、最強壯的骨頭長在腿部,因為在行走或奔跑的時候,它們幾乎要承受人體全部的重量。一個人全部骨架的重量大約占總體重的四分之一。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身體的各部分互相協調、配合成一體,共同擔負著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任。
什麼是羅圈腿
羅圈腿是人們對雙腿呈“O”型或近似“O”型的一種戲稱。羅圈腿是一種不正常的骨骼發育畸形造成的。形成羅圈腿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幼兒時患佝僂病;二是骨骼生長發育階段受特殊的生活習慣影響。佝僂病一般是由維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維生素D缺乏時,鈣、磷在腸內吸收減少,鈣、磷減少,一方麵機體在甲狀旁腺調節下使已長成的舊骨脫鈣(舊骨硬度降低),以彌補血中鈣、磷不足;另一方麵新骨由於缺鈣而使骨質鈣化不足而質地鬆軟,肌肉關節鬆弛,直立行走時在重力作用下就會變形。一般1歲以上兒童兩足跟並攏,兩膝關節距離在3厘米以下為輕度羅圈腿,3厘米以上為重度羅圈腿。
你知道什麼是“骨齡”嗎
青少年的骨骼能否生長,身材能否更挺拔,取決於骨骼生長潛力。怎麼才能知道骨骼是否有生長潛力呢?秘密就是隻需拍一張骨齡片。骨骼年齡,簡稱骨齡,能較精確地反映一個人從出生到完全成熟的過程中各年齡段的發育水平及身高增長辦法。一般以手腕部較理想,因為這裏可集中地反映全身骨骼生長和成熟狀況。
什麼是骨齡
骨骼年齡,簡稱骨齡,也就是骨骼的生長周期,許多人的生理年齡與骨骼年齡都存在著不同差異。但骨骼年齡是無法用肉眼所能辨別的,隻能用骨齡儀攝片來判斷骨齡。一般手腕部最理想,這裏集中了大量的長骨、短骨和圓骨,集中地反映了全身骨骼生長和成熟狀況,且方法簡便,結論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