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舉世矚目的奇跡:一位屈居於3平方米小屋的數學家,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6麻袋的草稿紙,最終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隻一步之遙的輝煌。
陳景潤從小瘦弱、內向,獨愛數學。演算數學題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使他充滿了幸福感。由於他對數論中一係列問題的出色研究,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哥德巴赫猜想”這一200多年懸而未決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曾吸引了成千上萬位數學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對這一難題提出挑戰的人卻很少。但陳景潤將其作為這一生嘔心瀝血、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
學習沒有捷徑可走——阿基米德
丹麥數學史家海伯格在研究阿基米德的一些著作傳抄本時,發現其中蘊含著微積分的思想。他所缺的是沒有極限概念,但思想實質卻伸展到17世紀趨於成熟的研究領域,預告了微積分的誕生。
鑽研著名的《幾何原本》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島南端西西裏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亞曆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裏,阿基米德每天博覽群書,汲取了豐富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裏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
數學史上的燦爛之星
阿基米德是兼數學家與力學家於一身的偉大學者,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其原因在於他通過大量實驗發現了杠杆原理,又用幾何的方法推出許多杠杆命題,給出嚴格的證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數學上也有著極為光輝燦爛的成就。盡管阿基米德流傳至今的著作共隻有十來部,且大多是幾何著作,但卻對推動數學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國王拜他為師
阿基米德不僅是一個卓越的科學家,而且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他生前培養過許多學生,在這些學生中有一個特別的人物,他是希臘國王多祿米。
有一天,閑來無聊的多祿米忽然心血來潮想學點兒東西。當時,阿基米德已是很有名的科學家了,於是,多祿米決定請來阿基米德,拜他為師,向他學習一些幾何知識。
接到國王召見,阿基米德絲毫不敢怠慢,急忙來到了皇宮。隻見這裏有白色大理石鋪成的透明地板,水晶珍珠般的吊燈,雕龍刻虎的巨大梁柱,讓整座宮殿格外富麗堂皇。阿基米德一邊欣賞宮殿中的裝飾,一邊想這些宏偉的建築中不知凝結了多少科學家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尤其是那些精巧、別致的設計,無不反映出建造者們在數學特別是幾何學方麵深厚的造詣啊。
走向學問的路沒有皇家大道
從此以後,阿基米德就當上了國王的私家數學教師。剛開始上幾何課時,國王似乎下定了決心要學好這門課,聽得非常認真。可時間一長,他的興趣就逐漸淡了。哪怕阿基米德講授的幾何學內容都很淺顯,但對幾何已經沒有興趣的國王而言,一堂課的時間簡直比一年還長,他漸漸顯出不耐煩的情緒。
對國王情緒的變化,阿基米德看在眼中,記在心裏。
這一天,他仍然一如既往地細心而又耐心地向國王講解著各種幾何的圖形、原理以及計算方法。可多祿米對眼前出現的一個個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的圖案毫無興趣,有點昏昏欲睡了。阿基米德來到多祿米的身邊,用手推推他。國王勉強睜開惺忪的睡眼,沒等阿基米德說話,他反而先問:“請問,學習幾何,到底有沒有更簡捷的方法和途徑?用你的方法實在太難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