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賞花(2 / 2)

老人說,他是把花當孩子養的。冷暖熱涼,風吹日曬,啥時候都無微不至。他說花比人好。人有不聽話的時候,調皮的時候,發脾氣的時候。可花沒有。隻要有水、空氣、陽光,她就使勁地長,盡情地開。開給你看,逗你開心,讓你高興。即便有時見不到陽光,或者生了蟲害,花照樣鮮鮮地開,拚命地長。從不給你講條件,鬧待遇。

聽著老人侃侃而談,我腦海立刻湧出一個故事:在雲麵省大理的洱海邊,有座美麗的山,名叫點蒼山。在這深山之中,生長著一種世界著名的金黃牡丹,不僅色如黃金,而且形似元寶,非常惹人喜歡。據當地白族兄弟講,它是由金子變成的。這裏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元朝末年,山中常鬧土匪。一位當地的白族老漢以賣柴為生,一天進山砍柴遭土匪綁架,並放出風來,限其家人三日之內,帶上黃金百兩,進山來贖,期限一過性命難保。

老漢家中隻有一個相依為命的獨生女阿青,她聞訊後十分傷心。家中寒如洗,哪有金銀?異常聰慧的她轉念一想,有了主意。第三天,她隻身帶了一袋染了金色的石塊和一把利劍上山。土匪們見是一年青貌美的柔弱女子,眼都看直了,哪曾防備?她把金色的石塊拋在地上,土匪們蜂擁來搶,她乘機一劍殺了土匪頭目,其餘人頓散作鳥獸狀。阿青救出了父親,兩人下山不題。後來,就在她拋“金”之地,長出了金黃牡丹.蔣大偉《牡丹之歌》中的一句歌詞:她把美好留在人間。

花乃真君子也。

有一年去內地出差,路過鄭州市,買了盆牡丹花。是盆黃牡丹,十幾朵黃花開得正豔,還有十幾個花蕾鼓鼓的,煞是喜人。帶上臥鋪車廂時,許多人讚不絕口。火車開動時,滿車廂都是香味。列車員過來過去都要多看它幾眼,我心裏喜滋滋的。我躺在下鋪,目不轉睛地看著小茶幾上的黃牡丹。看著看著就睡著了。當我醒來時,花盆上竟蒙著條毛毯。我連忙把毛毯取下來,驚呆了,花朵掉了,花枝斷了。這是上鋪的人把毛毯蹬下來,砸在花盆上。我怒不可遏,大喊上鋪的人滾下來。上鋪的人頭伸過來,原來是個八九歲的孩子。我憋了一口氣,什麼也說不出來。再說就是大人,我又能怎麼樣呢?花枝斷了再接不上,花朵掉了也長不上去了。躺在對麵中鋪的中年婦女大概是那孩子的母親,坐起來連聲道歉,問我多少錢買的。算了,那花是無價的,起碼在我心中是無價的!列車員是個熱心人,主動把花抱到她的休息室保管。第二天早晨,列車員把我叫到她的休息室,竟有三朵花勃勃怒放了。列車員把砸斷的枝條剪修一遍,看上去生機盎然。我喜出望外,連聲感謝。她叫我抱回座位看夠了再送回,我心有餘悸,說還是放你這兒保險,讓你欣賞個夠。

那盆花帶回新疆第二年就死了。不知是不服水土,還是因為病蟲害。想了些辦法也沒救活,好不遺憾!後來再沒見過那麼大那麼豔的黃牡丹花了。

前些年養花成風,各種花霎時身價百倍千倍萬倍。東北一盆君子蘭賣到十幾萬元,世人咋舌,許多養花者大發其財。許多城市命名了市花。洛陽的牡丹,揚州的瓊花,菏澤的荷花等。然而烏魯木齊沒有市花。烏魯木齊的花與人一樣,來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姹紫嫣紅五光十色。許多外地的花移到邊城後都能活下來,繁衍不息生機旺盛。烏魯木齊的花卉品種越來越多了。多少種?怕難以統計清楚。

烏魯木齊越來越多的人養花種草,越來越多的人信奉養花是一種美。美的創造,美的開掘,美的再現,美的享受。鮮花畢竟芬芳著人們的生活和希望,調節著人們因競爭因拚搏因掙紮而麻痹的神經和疲憊的心靈。

每年的國慶節前後,烏魯木齊便成了一座花城。我家住的光明路完全成了花街。整個街心花帶上放置花架,花架上堆放著園林工人培養的盆花。據說有十多萬盆,花種不下一百。每天早晚,光明路熱鬧非常,賞花者人山人海。人們指指點點,談笑風生:照相留影,怡然自得。當然也有偷花者,想把美據為己有,害得園林工人日夜守護。

如今的烏魯木齊也花香四季了。春日紅山坡榆葉梅花引蝶飛,迎春花上柳含煙。

夏天,薔薇架上花露笑,家家陽台太陽紅。

秋季,萬花吐蕊競芬芳,十裏長街花香濃。

寒冬,雖然冰天雪地,但玻璃窗內仍然紅花謝了蘭花開,菊黃藍紫梅獻紅。

生活中如果沒有花,人的心情不知會如何灰暗。

在陽光普照、百花齊放的季節裏,在美麗如斯的人生大河中,熱情擁抱這大自然的精靈,親近這美豔的結晶,該是多麼愉快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