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博格達峰的美(二)(2 / 2)

池天八月寒氣逼,天母戲水水沒膝。

烏魯木齊天外天,博格達峰雪水積。

黑杉林海雲來集,驟雨飛過水滴滴。

林間綠坡點牛羊,氈房客夜聆仙笛。

這簡直就是一幅絕妙的山水畫,把你的俊美雄奇描繪得出神入化。

讚美你的詩句很多,我不可能讀遍,你受到如此青睞,也該知足了。

你的傳奇夠迷人的了,現代人還在炮製著現代傳奇。

台灣“慈惠堂”百餘人萬裏迢迢來到你博格達峰下的天池,待到深夜零點,在博格達峰下舉行蟠桃盛會,設案齋醮,眾經師各執法器,放聲誦經。無獨有偶,同日同時,來自新加坡“金煆殿”道友,身著黃袍,執旗鳴鼓,自奉王母塑像來到天池,為西王母娘娘上壽。

究其原因,早在很久以前,就有台灣道教“慈惠堂”道長來到阜康縣,向當時分管旅遊的幹部說了一段奇夢一某夜,他在台灣家中夢遊,見到王母娘娘。娘娘說,她的宮觀已倒塌多年,請幫助修整。他問.王母娘娘仙居何方?王母答道.在西方,每個山頭抱一池水。醒來後他反複琢磨,頗費思量,猜測可能是新疆阜康縣博格達峰下的天池,於是結伴來訪。“慈惠堂”餘眾再度拜訪博格達峰和天池王母道觀。此時博格達峰已冰封雪裹,無法上山。縣政府便派人用推土機推雪開路,送道友進山上香。一路上,道眾散胸露懷;拍胸作禮,虔誠之至,感動得你博格達峰頻頻點頭稱道。

道徒們感激你捍衛了天池,捍衛了天池旁的王母娘娘道觀,用道教的優美語言讚美你,稱你為神山,仙山。

你不是神山,不是仙山,你是一座土石堆砌的實實在在的偉大的山峰。

你曾目睹西王母娘娘降生,你曾目睹西王母娘娘攜穆天子遍遊群山,你曾目睹成吉思汗大軍西進……你曾目睹了世代滄桑巨變,風雲翻滾。你閱曆豐富。你記憶超群。你寬宏大量。你也嫉惡如仇。你是山中偉丈夫。

你從不妄自尊大,也不接受別的山脈的蔑視、輕視和仇視。

你從不欺負別的山山嶺嶺,也不願受別的山嶺的欺負。

你從不貪婪。你最不喜歡貪婪的家夥,陽光、雨雪、雷電、風霜,對每座山峰都一律平等,你很滿足。

你不喜歡聽恭維話,哪怕是善良的恭維你也討厭。當然,你也不恭維別的山峰,高的山峰,矮的山峰,秀麗的山峰或險峻的山峰。

你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你把陽光雨雪雷電風霜的點滴恩情都牢記在心,湧泉相報。你把自己的精津玉液毫無保留地貢獻給戈壁大漠荒原草灘,滋潤了萬物。

對於向你索取的人,你表現得慷慨大方,凡乎傾囊相予,但你從不索取一絲一毫的報酬和恩澤。

你有自己的人格力量,這種人格力量是不可抵禦的。

你名揚四海,旅遊熱卷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奇心。高鼻子藍眼睛的,黑皮膚白牙齒的,黃頭發紅臉蛋的,你一概歡迎。

遠遠的,你看到了他們笑盈盈的臉。

遠遠的,他們也感受到了你的盛情。也看到你高高舉起的手臂。透明澄澈的天池水,也看見你脈脈注視遊客的深情。遊客們禁不住撲向你的懷抱。

博格達峰,親愛的,拉我一把吧。

攀在你崎嶇的肩膀上,你總是把堅硬的頭顱吊起,幾乎遮住了天空,為遊人送來陣陣陰涼。遊人擔心你的肩膀承受不了重負,總把腳步放得很輕,想為你減輕一點負擔,但不到山頂非好漢的好奇心又驅使他們心急如火。你身上那紫袍,那紫光,像佛光似的,給人一種昭示,一種啟迪。陽光、紫光,灑在遊人臉上、心上,朦朧而又愜意。

遊人們拽著你的衣襟,走進你深深的懷抱裏,便走進一個童話的世界,走進盯咚有聲的溪流裏。鵝卵石大大小小擁擠在一起,被你歲月的手撫摸得平滑圓潤光亮。鳥兒在雲層深處說著悄悄話,從你身上跳下來的枝葉與溪水嬉戲著走向山外,你毫不吝惜。

遊人們的信心是無限的,力氣是有限的。很少有人能攀到頂峰,摸摸你的鼻子眉毛。每看到一個景致,又渴望下一個景致:每吐出一口氣,又鼓起邁步的力量,總想走到你心靈最深處,總想走到你景致最美的地方,可很少有人能得到你的指點。大部分人出幾身汗,疲憊地下山去了,感到一種攀登後的滿足。你也很滿足,檢閱了人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