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養
1.掌握汽蒸的概念
2.了解掌握汽蒸的作用
3.熟悉運用汽蒸的方法,適用範圍以及操作要領
知識拓展
1.不同性質烹調原料、不同菜品質量要求的受熱程度
2.汽蒸籠具、燃料、火力的運用
3.壓力對蒸汽所產生的作用
汽蒸,又稱“蒸鍋”,就是將已經加工整理的烹調原料,放入水蒸氣中加熱,采用不同火力蒸製成半成品的初步熱處理方法。汽蒸是別有特色的加熱方式,受熱原料一直保持在封閉狀態,因而有較高的技術性。要求必須掌握好烹調原料的性質、蒸製後的質感、火力的大小、蒸製時間的長短等方麵的技術,否則,難以保證成菜對半成品的質量要求。這也是較為傳統和營養膳食的加工方法之一。
一、汽蒸的作用
1.能保持原料形整不爛,酥軟滋潤
烹飪原料經整理加工後入籠,在封閉狀態下加熱,不經翻動,成熟亦保持原形,並且在不同火力、不同加熱時間下,原料會有不同的質感。
2.能更有效地保持原料的營養素和原汁原味
汽蒸的原料,既不經高溫,又在濕度飽和狀態下加熱,所以,能減少營養素受高溫破壞或分解流失的程度,使原料具有最佳呈味效果。
3.能縮短烹調時間
原料通過汽蒸,已基本符合成菜的質感要求,所以縮短了烹調的時間。因為蒸汽的溫度能保持在100℃以上,在增加氣壓的情況下溫度則更高。
二、汽蒸的方法
根據汽蒸的烹調原料性質和蒸製後的烹調原料質感不同,可分為兩種方法。
(一)旺火沸水長時間蒸製法
是用足量的蒸汽對烹調原料進行較長時間初步熱處理的方法。
1.蒸製程序
2.應用範圍
主要適用於體積較大,質地較老韌不易煮爛的動物性烹調原料。如魚翅、幹貝、魚骨、蓮子等幹貨原料的漲發;也可用於鍋燒、扣菜、酥炸等烹調的半成品製作。如“香酥鴨”、“旱蒸回鍋肉”、“軟炸酥方”、“薑汁肘子”等。
3.操作要領
要求火力大、水量夠、蒸汽足,這樣才能保證蒸製的半成品烹調原料的質量。蒸製時間的長短,應視烹調原料質地的老嫩、軟硬程度、形狀大小及菜肴需要的成熟程度而定,如果火候不到,質老難嚼,則風味全失。
(二)中小火沸水徐緩蒸製法
是用少量的蒸汽對烹調原料進行慢慢初步熱處理的方法。
1.蒸製程序
2.應用範圍
主要適用於形體較小,鮮味足,質地細嫩易熟,不耐高溫的動植物、食用菌類烹調原料或半成品原料。例如香菇、竹蓀、猴頭菇、魚肉、蝦肉、雞蛋糕等半成品原料的蒸製。繡球魚翅、蝴蝶海參、三絲全魚卷、芙蓉嫩蛋、五彩風衣、葵花雞等造型菜肴的熱處理。
3.操作要領
(1)水量足,蒸汽衝力不大,保證蒸製的半成品原料的質量 蒸汽的衝力過大,就會導致原料起蜂窩眼、質老、色變、味敗,有圖案的工藝菜還會因此而影響形態。發現蒸汽過足,可減小火力,或把籠蓋拉出一條縫隙放氣,以降低籠內溫度和氣壓。
(2)掌握好時間,火力適當,使半成品原料符合菜肴質感細嫩、柔軟的特點 進行汽蒸,要根據烹調原料的新鮮度、性質、類別、形狀和蒸製後的質感等因素,掌握好火候的調節。否則,達不到良好的效果。
(3)蒸製時要與其他初步熱處理配合 一些原料在進行汽蒸以前,還需要進行其他方式的熱處理。如過油、走紅、焯水,均應按其熱處理原則,保證菜品質量。
(4)多種原料同時汽蒸,要防止串味 不同的烹調原料、半成品,所表現出的色、香、味也不相同。進行汽蒸時,要考慮好最佳放置方案,防止相互串味,汙染顏色。
要點提示
本模塊主要講述了汽蒸的概念,汽蒸的作用;汽蒸的方法和適用範圍以及操作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