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波音727型飛機由於采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使得該飛機幾乎同時與比它早兩年開始設計的英國三叉戟飛機在藍天上飛翔,並獲得了“第二代亞音速噴氣式大型客機代表”的美名。

用計算機輔助設計係統進行印刷電路的自動布線,可以比過去由人工布線提高效率幾十倍。現在國外先進的飛機製造沒有不依靠計算機輔助設計的。

現在還有發型計算機輔助設計係統,把各種發型輸入計算機,並在熒光屏上顯示出來,讓顧客結合自己的意願,設計出自己滿意的發型。

計算機輔助製造是指用計算機進行生產設備的管理、控製和操作的過程。計算機把加工產品的指令傳送給數控機床、機器人以及其他自動化設備,由這些設備完成加工製造。

計算機輔助設計在今天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並顯示出巨大的威力,現在正邁向更高更新的階段。

電腦翻譯

人類的語言有幾千種,語言不同的人們在一起溝通和了解,存在著很大的障礙。現代社會國際交往繁多,信息量巨大,世界不同語言文字之間的信息交流越來越多,這就迫切需要發展自動翻譯,也就是用電腦進行翻譯。

20世紀80年代是電腦翻譯興旺發達的時期,並且已發展到第二代。

第一代電腦翻譯是半自動翻譯,電腦隻是起字典的作用。人輸入一種語言和文字,顯示器就可以顯示出另一種文字的解釋,供翻譯人員參考。第二代電腦翻譯是人助機器翻譯係統,一種語言的文章輸入到電腦中去,它把句子變成單詞,判別詞性,查存儲在電腦內的語法詞典、分析語法,弄清語法結構,最後,電腦把文章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文字,用顯示器或打印機輸出來。在翻譯中,人要幫助解決疑難問題。

近些年來又發展了第三代電腦翻譯,它除了有處理文字和語法的部分外,還進行語義內涵分析,弄清文章各句子的相互關係。以達到完全正確地、自動地進行多種語言間的翻譯。最近又在發展智能化翻譯機器,也就是根據已掌握的知識,能夠進行邏輯推理,不但能保證機器翻譯完全自動化,而且能夠準確地翻譯那些修辭色彩濃重,感情豐富的文章。

日本富士通用大型電子計算機組成的自動翻譯係統,內裝有5萬條詞彙的存貯器,翻譯速度每小時6萬條詞,可以翻譯英文的科技文獻和手冊等。

美國的懷特公司已研製出英、法、日等9種語言的自動翻譯係統。其中日英自動翻譯係統存儲有5萬條詞彙和2000多個語法規則,它具有多層次分析功能,譯文嚴謹。

我國1986年通過了第一個電腦翻譯係統,它可以翻譯英語科技情報。過去人工需20分鍾翻譯的資料,這個係統用1秒鍾就可以翻譯出來。

1988年,中國軟件技術公司推出了另一種翻譯係統,它是第一個英譯漢商品化自動翻譯係統,存儲詞彙10萬個,詞組6000多條,英語語法分析規則3500條,漢語生成規則1500條,譯文的準確率達80%。在1987年中國計算機應用展覽會上獲優秀軟件項目一等獎,在新加坡、香港等地獲得好評。

1992年1月,新型的英漢、日漢機器翻譯係統在北京通過了技術鑒定。

這一係統的特點是自學能力強,通過人機交互作用,係統可以不斷擴充詞庫,減少生詞量;這一係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情況,修改和擴充規則及詞彙等。

目前,國內外自動翻譯正向智能化、小型化方向發展。

日本埃普森公司生產出精巧實用的袖珍電腦翻譯機,可將英文讀物轉譯成日文的讀物。它的體積與一般的計算器相仿,而且操作簡便,隻要開動開關,把探頭放在報刊和書籍上,以每秒4厘米的速度移動,翻譯機的顯示屏上便顯示出翻譯成日文的字句,十分直觀。

國外也正在發展能說會道的翻譯機器。在1987年日本築波國際科技博覽會上,日本富士通公司展出了能聽會說的翻譯機,可譯英、法、德3種語言,1小時能譯6萬個單詞。

20世紀90年代初期,日本電子公司研究出一種翻譯軟件,能把原來的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這種電腦翻譯機已在東京的戲院、旅館和機場試用,幫助說英語的人預訂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