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產品與工藝公司研製出一種集聽、說、譯功能於一體的電腦口譯機。當你對著電腦的微型麥克風說一段話之後,它就會自動地譯成西班牙文,不但能用揚聲器說出來,而且譯文也顯示在電腦的屏幕上。

翻譯機會聽就是因為有識別聲音的功能。最成熟的早期識別聲音的方法是樣模匹配法。話筒接收聲音信號後,經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變換器變成數字信號,送入電腦中,將它與預先存儲的“樣板”語音信號進行比較,就可以識別這一輸入的聲音是什麼意思了。輸入的語音識別出來後,電腦再進行翻譯。口語機翻譯是以一組詞、一個句子或一段話為單位進行的。目前大型電腦翻譯機可以區別出不同聲音,識別單詞的準確率達99%。

美國的電報電話公司於1992年3月宣布將逐步用電腦語音識別裝置代替接線員對接長途電話,這種裝置已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機場試用,於1994年關閉了該公司在21個州的31個接線站。

現在使用新型電腦進行翻譯,使其翻譯速度大大地提高了。據日本報刊報道,由鬆下電器產業公司研製的翻譯係統,由於采用了神經網絡技術,實現了迅速翻譯,在工作站上1小時可翻譯4.5萬個單詞。當然,用不了多久,翻譯速度會更快。

今天,要在短時間內翻譯大量手冊和資料,隻有選擇電腦翻譯。

生活電腦化

隨著電腦使用人數的增多,電腦公司到處可見,使得電腦的發展十分迅速,電腦也日益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中。學校電腦教育從大學往下延伸至高中,甚至初中,小學學生都有機會學習電腦。漸漸地,電腦課程將納入基礎教育中,人人必學,人人必懂,不論衣、食、住、行、娛樂,均離不開電腦,例如,冷氣機的電腦自動控溫、醫院的電腦預約掛號、股票市場的電腦進行交易……電腦在衣的方麵應用在於衣服的圖案、款式的設計。目前電腦繪圖技術非常進步,可在彩色屏幕上顯示出上千種美麗的圖案,是人工作業難以辦到的。而在衣服的剪裁剩方麵,可通過電腦輔助設計,使得布料的利用率達到最高,即剪裁餘的畸零布減少,以降低製衣的成本。

在成衣的製造工廠裏,電腦的應用也是常見的。例如利用電腦做衣服式樣設計、工資計算等。由於成衣的製造過程,每一步的作業速度都影響產出量,因此,企業為激勵作業員,對作業員的工資計算,往往采用以件計酬方式。而以件計酬,若以人工作業則相當煩瑣,不易統計且常發生筆誤,造成領班與作業員的糾紛。所以,必須將工資納入電腦作業。

電腦在食方麵的應用已日漸普遍。現在我國一些高等院校裏,師生每日三餐,隻要用一張飯卡在買飯時刷一下卡即可用餐,不但方便且不須購置餐券,每月加錢時通過電腦薪金係統就可注入資金,減少了販賣餐券的作業人力與時間。

在國外一些大的餐廳裏,食客的點菜作業由電腦處理,例如,服務人員將各桌所訂的食物種類、數量鍵入電腦的終端機,在廚房的廚師可在屏幕上看出在某一時間內,食客所點的食物種類、數量等;同時,櫃台作業亦可自動算出客人所應支付的金額,以提高服務品質及達到最佳的廚房作業效率。

電腦在住方麵的應用,最普遍的是建築師的藍圖設計。由人工繪製改由電腦輔助設計,不但能縮短製圖時間,且易於複製、顏色調整或變更藍圖設計。

運用電腦做室內裝潢、設計,更能發揮電腦繪圖功能。諸如電腦自動顯示各種不同的圖案、格局、配色等易於做動態調整,甚至以三維空間做立體顯示,以供設計人員事先檢視,修正各種家具、電器擺設位置。

以電腦處理住家安全係統。用煙霧及移動偵測器,加上微電腦組成的係統,可在火災或竊盜侵入時自動產生警報或打開燈光,有些還可以自動撥電話報警並控製門鎖。住家安全係統,若加上聲音係統,當門打開時還會說“歡迎光臨”。如此,電腦可幫助人們看家或招待客人,實在很受歡迎。

電腦在行的方麵,最重要的應用是航空機票的訂位係統。航空公司人員將旅客的姓名、飛機班次、起止時間、地點等資料鍵入櫃台的終端機。通過電腦網絡與主機連線,可立即取得機位的統計資料與安排座位,使旅客到達某一城市,不因時空的差異而出現錯誤。

因此,機票訂位若不以電腦作業而用人工處理,不但費時費事,幾乎無法有效作業。

新加坡、香港及日本的地下鐵路,采用電腦自動售票係統也是電腦在行方麵的應用實例。旅客在投幣式的售票機前,依各人的行程需要購置車票,不但操作簡便,且能一天24小時營業。對於乘車人次統計、地下鐵路營運狀況、帳務計算也可交由電腦處理,因此,可節省相當可觀的人力與成本。

部分的客運公司,亦采用電腦售票。司機可對途中上車的旅客,用鍵盤鍵入起止的站名,然後用電腦自動印出車票,以替代人工售票,在琳琅滿目的票箱中,挑選一張適合的車票,蓋上日期章,撕給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