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膜是國外20世紀80年代發展較快的一種新穎節能材料,盡管它也是一種塑料薄膜,但具有電、光、化學、力、生物、分離及識別等特殊功能。例如新一代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需要超微細加工,采用一般的篩網或鍍膠印刷線路達不到精細度的要求,而感光性功能膜通過照相技術,能清晰區分其感光部分與不感光部分,從而使印刷電路達到高精度。又如,傳統的鉛蓄電池重達10多公斤,體積龐大且貯電量不高。不久前,出現了用導電性功能薄膜層壓製成的塑料薄膜電池,體形小巧,能壓製成任意形態,重量隻有鉛電池的八分之一,貯電量卻是鉛電池的3倍,能量密度則為10倍,充電一次使電動汽車行程提高到300公裏。
利用氣體對膜孔的透過係數不同而製成的“氣體篩透膜”,是現代製造富氧空氣的最經濟、最方便的節能材料,通過一道膜能使空氣含氧率從21%增加到37%,若是通過五道,可使空氣含氧達90%以上,這對氧氣煉鋼、醫用氧吸入器、人造肺等吸引力極大;在混夾有染料分子的兩片“偏光功能膜”間夾入液晶,通過光開關,能製成液晶變色器;把酵素或微生物固定於薄膜結構內便成“酵素或微生物的固定膜”,可用作氨基酸、糖及食品的加工與精製、生物催化劑與反應劑、酵素治療劑、抗體敏感膜、臨床檢查器、體內分析器、生物研究及環境淨化;含有強極性物質的薄膜能把壓力與電能或熱能相互傳感轉化而成“壓電膜”與“焦電膜”,前麵可作揚聲器、助聽器,後者可作測熱器、火災警報器及紅外線轉能器;由超微粒聚合體組成的“高分子乳膜”,能製人造腎髒的透析膜及消音膜;在薄膜內含有光電轉換物質的稱為“光導電膜”,可用作電子影像、錄像儲存裝置;具有透光結構物質製成的“光學物性膜”做成的微管,能代替石英纖維作為短距離的光傳導信息的材料;具有芳雜環結構及添加劑的“耐放射線性膜”可作為原子爐及放射器的防護罩;通過光而起化學反應的“光化學反應膜”,可用作水的光分解製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