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藝舞台上,從布景到演出,多是利用各種光學技術來強化舞台氣氛,加強藝術效果。魔術師們就經常采用光學技術進行魔術表演,展現出神奇的藝術情景,使人驚歎不已。
1982年,法國巴黎舉行世界魔術錦標賽,在演出“人體騰空”的節目時,魔術師故意在幽深的舞台兩側設置燃燒著的火盆,升起熊熊的烈火,顯得耀人眼目,並以柔和的舞台燈光照耀著女演員那美麗的身姿,兩者緊緊地吸引住了觀眾的視線。而把那撐持女演員的黑色支架巧妙地隱蔽在黑沉沉的帷幕之中,使人視而不見。這樣觀眾就覺得演員好像是緩緩地從地麵騰空而起,懸浮在舞台的上方。這裏,一方麵魔術師采用了轉移觀眾視線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利用了人眼分辨物體靠反差(補度)和彩色不同的條件。如,在暗背景中,黑色物體不易被發覺;而在明亮的背景中,白色物體不易被發覺。美國魔術大師衛·科波菲爾在電視裏表演了“自由女神的消失”、機場上“飛機的消逝”等節目,就是根據這一光學原理獲得成功的。
在表演“推鬥式人體三分櫃”的節目中,讓觀眾看到的情景,是魔術師對櫃內的女演員攔腰插入兩塊“鋼刀板”,將她切成三段,而演員的頭、腳在活動。等到把鋼刀抽出後,女演員卻安然無恙,真是驚險神秘,令人叫絕。其實女演員纖細的腰身隻占據一部分空間,並且是暗區,其餘部分又特別亮,使人視覺看不清楚。人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同樣大小的黑色物體和白色物體,看起來白色物體顯得大些,而黑色物體顯得小些,這是人眼視覺的錯覺造成的。正是如此,在特別明亮的部位下麵的小暗區,看起來暗區顯得特別狹窄,特別暗,好似鋼刀真的將人完全切割成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