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對於人類來說不可缺少,但是高血壓等疾病與食鹽有關,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現在知道,缺鹽會使人體難以保持適當的血漿容積,鹽過多則會使血漿容積增大,致使動脈血壓增高。動物實驗表明,個體是否會患高血壓病,主要由腎髒排除多餘鹽的能力所決定。腎功能遺傳差異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人患高血壓,而許多人雖攝取過量的鹽卻平安無事。當然,高血壓病因複雜,這隻是其中主要的因素。
人體對鹽的需求,每日1~2克已足,然而現代人經常攝取這個數量的5~10倍!既然過量食鹽有潛在危險,人們為什麼還嗜鹽如故呢?這種有害無益的食俗又怎麼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過程而保存下來?原來,這與人類食物構成有關。早期人類主要食素,近期肉食才占主要地位。當人食素為主時,過量食鹽並未形成問題。北美的年輕白人和年輕黑人都很嗜鹽,但後者的體內滯鹽能力明顯較強。有趣的是美國黑人的高血壓和中風發病率遠較美國白人為高。
白人來到美洲之前,在北歐生活了50萬年以上,那裏雨水富含鹽分,氣候寒冷,肉食為主。在這種環境中生活,強烈的食鹽欲和滯鹽代謝趨勢都無必要。而當黑人約於400年前到達美洲時,多數人背離的是攝取和保存鹽分的壓力從未鬆弛過的赤道環境,於是原先具有高度適應性的代謝和行為準則在新環境裏明顯成為不利條件。
由此看來,為了自身的健康,人們有必要改變嗜鹽的飲食習慣,不致因追求美味而陷入具有潛在危險性的過量鹽的包圍之中。
人為什麼能自已醒來
小時候,人總是貪睡,早上老是起不了床,總要媽媽推著、搖著,才能半閉著眼、打著嗬欠,不情願地起身穿衣。
等到長大一點,多半能自己醒來,一睜眼,正好是上學的時間。遇到考試或者學校要去什麼地方玩,人會特別來勁,天不亮就醒,一醒就起床,根本用不著人催。
可是,為什麼人睡著了會自己醒來,而且醒得不早不晚,恰到好處?
你的體內裝著一隻“鍾”
對上麵提出的那個問題,科學家並沒有完全弄清楚,隻是推想,在每個人的身體內部,可能裝著一隻“鍾”!
天,總是白天亮,晚上黑。這一亮一黑,人們說,這是白晝與黑夜的交替,也可以稱它是晝夜的節律變化。變化的關鍵是什麼?當然是光。所以“光”對生命起著作用。
光照不隻是決定人的醒與睡;人的血壓、脈搏、呼吸,甚至連體內化學物質的製造等等,總共大約有100多個項目,都隨著太陽的起落而變化著。
動物也是這樣。就說耗子吧,它們體內的一切變化,總跟光有聯係。太陽升起,它入睡;夜幕降臨,它就清醒。
也許你會說,要是把人整天關在黑屋子裏,一點光也不透,是不是體內這種晝夜變化的節律就沒有了呢?
人體內的奇妙生物鍾控製著人的生命節奏科學家確實做了這樣的試驗。結果,體內各種變化依然如故,隻是醒的時間要晚一點,比如本來應該每天早上7點鍾醒來,可能要推遲到八九點才醒。
所以,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白天與黑夜,決定了人體內各種活動的晝夜變化。這種有規律的變動,就像鍾表一樣,晝夜不停地輪轉著。於是科學家形象地說,人的體內裝著一隻“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物鍾”。
也許有人會問,“生物鍾”裝在人體的哪個地方?
科學家做了進一步的研究。
他們找來老鼠和其他動物,把它們的腦子分別加以損毀,看看損毀到哪些部位,會改變動物的晝夜節律。
結果是當動物的下丘腦受到損毀時,這個晝夜變化的節律就打亂了。平時該睡的時候,它們不睡;不該睡時候,又偏偏呼呼大睡;而且睡的時間很短。一句話,平時的信息時間,全亂了套!所以,有人認為,下丘腦是專管睡與醒的部門。
通過實驗,科學家還發現,在下丘腦的下方,有一個管理視覺的中心,它和下丘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似乎是它先感覺到晝夜光照的變化,然後把消息告訴給下丘腦,下丘腦得到消息,就發布命令:天亮了,該起床了!
科學家雖是這麼說,但確切的關係,特別是人的醒來,究竟由誰在管,聽誰的指揮,還都是個謎。
也許有人會想:醒不醒的,有什麼關係呀!科學家弄不清楚,就不去費事了吧,不是更省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