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小海牛在完全過獨立生活以前,要和媽媽呆上兩年。雌海牛每隔3年可以生一胎,這是相當低的出生率美人魚學名叫儒艮,屬哺乳綱、儒艮科,它的外形有些像鯨,但是它的頭和軀幹之間有短的頸,這是與鯨所不同的地方。前肢成槳狀,和真正的魚的尾鰭很相似。要說美人魚美可太過獎了。你看,在它圓圓的腦袋上,長著兩隻小眼睛,鼻孔卻又長在頭頂上,嘴向下張著,上唇不但特別厚而且還向上翹起,雄美人魚還多生有兩枚大獠牙,突出在嘴外,就其外貌來說,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醜八怪。

儒艮一年四季都可以交配,雌儒艮懷孕5個月就能生仔,每次隻產一仔,小儒艮剛出生時體重約20多千克。出生後的儒艮趴在母獸的背上,母獸將它托出水麵進行呼吸,然後再慢慢放到水中。大約要經過半年左右,小儒艮才開始吃水草,在二三年內它都跟著母親一起活動,直到小儒艮性成熟後,它才自己獨立地去生活。一般成年儒艮身長可達4米左右,體重約400千克。

儒艮的眼力不好,但其嗅覺相當靈敏。它的牙齒寬而平,很適合吃海藻、水草等水生植物。儒艮的胃和牛胃一樣,也有四個室,這樣可以充分消化和磨碎食物。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它起源於陸生食草動物,最後才來到海洋生活。

現存的儒艮僅有三種,它們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亞非沿岸以及東南亞、日本和我國。

由於對儒艮的無情濫捕,致使儒艮的數量日趨減少,已瀕臨滅絕。目前國際上已成立了儒艮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如何使儒艮在清除水道、水庫中的雜草方麵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同時,研究如何采取措施進行保護,以及進行人工繁殖等項目。

最大的軟骨魚類——鯨鯊

鯊魚一向被視作凶猛的、善於攻擊的動物,但是有一種鯊魚卻生性溫馴,並不傷人,這就是海洋裏最大的鯊魚,也可以說是最大的魚類——鯨鯊。

鯨鯊體長20米,體重可達5噸,生活在熱帶和溫帶的海域中。它的體色青褐,裝飾著深色的條紋和斑點,腹部顏色變淺。鯨鯊長著寬扁的大頭,靠近脊背上方,每側有兩行皮脊,背鰭沒有硬棘。它的模樣雖然令人膽寒,牙齒也又細又密,但它的牙卻不是用來撕咬食物,而是像藍鯨的須板一樣,起過濾海水、阻擋食物漏掉的作用。

鯨鯊吞食海水和浮遊生物時,它的鰓似巨大的過濾器,濾掉海水,保留食物;同時又將水中的氧氣吸收,再將排泄的廢物釋放,排出體外。

鯨鯊渾身是寶,除肉可食,皮可製革,肝髒可提煉魚肝油外,它的內髒和骨骼還可加工成魚粉,用於飼料、餌料生產。鯨鯊的鰭還可作魚翅,是“上八珍”之一的海產美味。

聰明的海豚

科學家們認為,海豚具有很高的智商,是僅次於人類的高等智慧生物,比猴子、黑猩猩還要聰明許多。

海豚是一種小型鯨類,因口中生有許多牙齒而被歸於“齒鯨”一類。它們的個頭比通常人們所認為的鯨要小得多,小的海豚體長1.2米,體重20千克,大一點的海豚體長不過2.4米,體重約200多千克。

海豚喜歡過集體生活,它們成群結隊地在海上遊蕩,成員之間相處友好、和睦,並且都服從“家長”的領導。海豚具有敏銳的聽覺,通過發出超聲波進行回聲定位,也能利用超聲海豚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它們大腦的尺寸與構造也與人類相像波互相聯絡,彼此“溝通思想”。

由於海豚對人類十分友好,容易馴服,所以成為眾多水族館裏的“明星”。經過訓練的海豚,不僅可以表演節目,而且還能充當人類的助手。比如,“海豚救生員”,可以及時救助海上遇險人員;“海豚潛水員”,可以幫助打撈沉入海底的物品,或者進行各種潛水測試。有的國家還訓練海豚進行軍事偵察,或用於水下爆破等。隨著人們對海豚的認識和了解越來越多,海豚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古老的魚種——多鰓魚

現生種類中,鰓的數目最多的是七鰓鰻,有七對鰓;最少的銀鮫隻有四對。但在距今4.4億年到3.5億年前的這段時間裏,我國和越南北部地區曾是一片廣闊的水域,在這裏生活著一種無頜類——多鰓魚。

多鰓魚是一種化石魚類,它有很多對鰓,每對鰓都通過各自獨立的孔與外界相通,根據孔的多少可以判斷鰓的數目。多鰓魚裏,最少的也有七對鰓,最多的可達三十多對。

多鰓魚沒有胸鰭和腹鰭,也是一種底棲魚類,終生都生活在水底,即使有時用尾巴驅動身體遊動也遊不遠。

在發現多鰓魚化石的岩石裏,有時也能看到鯊魚的牙齒和鱗片。除鯊魚外,還有一些其他魚類和無脊椎動物與多鰓魚生活在一起。由於鯊魚從古至今一直生活在海洋裏,所以據推想多鰓魚可能是一種廣鹽性魚,即它們可以生活在不同鹽度的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