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神奇的海洋探秘(6)(2 / 2)

在中日海上黑潮合作調查研究6年裏,雙方共進行了21個航次的海上調查,曆時771天,總航程105499海裏;進行了海洋水文、氣象、生物、化學、海氣相互作用等要素的調查,累計完成218條測線、1942個站位,調查麵積100多萬平方千米,回收浮標18個,獲得了20多萬個數據和水層樣品等海洋環境資料。先後出版了《黑潮調查研究論文選》3冊,中日合作出版了《中日黑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冊,《中日黑潮合作調查研究海洋水文圖集》4冊。另外,還出版了《中日合作黑潮調查研究論文集》3冊,《中日黑潮合作調查研究海洋水文圖集》3冊等。

“中日副熱帶環流合作調查研究”是怎樣的呢?

中日副熱帶環流調查研究是繼中日黑潮合作調查研究之後的又一個雙邊合作項目,也可以把它看成為中日黑潮合作調查研究工作的延續。中國國家海洋局和日本國科技廳於1995年3月1日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和日本國科學技術廳關於副熱帶環流合作調查研究實施協議》。該合作項目自1995年3月簽署生效之日起到1998年2月止,共合作4年。這個項目的合作目的在於通過對副熱帶環流區浮遊生物的分布及輸送等項目的調查,開展海洋一大氣係統的變異對東亞氣候的影響和副熱帶環流區大氣擾動對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以及副熱帶環流區初級生產力的評估研究。探明赤道副熱帶海域海洋、大氣變化對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國海洋環境、資源、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中日副熱帶環流合作調查研究”的合作調查海域為西北太平洋海域(除兩國及第三國領海區以外)。1995年10月111日~11月3日進行了第一航次的調查,1997年11月27日~12月23日。執行了最後一個航次的海上調查。

全國海洋普查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