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海洋地理大觀(1)(3 / 3)

這看起來似乎很複雜,但如果手頭上有世界地圖,就很容易找到四大洋的分界了。

地球內部是怎樣的?

不少同學都洗過“溫泉浴”,或者從書上、電視中看到過火山爆發的情景。溫泉和火山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地球內部是一個熾熱的世界。那麼,地球內部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科學家告訴我們:地球內部是分層的。根據各層物質的組成、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如果把地球形象地比作一個桃子,那地殼就相當於桃子最外麵的一層果皮,地殼的平均厚度僅有16千米,與地球的平均半徑6370千米相比是很小的。地球內部相當於桃子果皮與核之間的果肉的那層物質叫做地幔。地幔很厚,從地殼以下到地下2900多千米都是地幔物質。地幔內的壓力很大,從淺層的幾萬個大氣壓一直增大到深層的上百萬個大氣壓,同時溫度也很高。難怪連岩石都會被融化掉了。地表以下2900多千米的部分就是地核了,它就相當於桃子的核。地核還是地球內部熱量主要來源,溫度之高就不難想像了。

地幔是流動的還是靜止的?

地幔是在地球內部地殼與地核之間的部分,包括從地表下深約幾十千米至2900千米深度範圍的固體層圈。那麼,你知道我們居住的地球中的地幔,是凝固靜止的呢?還是流動的呢?

地球中的地幔是流動的。地幔物質由於熱量的增加,密度減小,形成熱流上升,達到地殼下部,再向不同方向分別流動。隨著溫度的下降,又轉向地球內部運動。大陸的破裂、拉張和大洋的形成都與地幔的對流有關。當然,地幔運動的過程是非常緩慢的,上升對流的活動時間可達數千萬年甚至數億年。

非洲和南美洲為什麼如此吻合?

如果你仔細觀察世界地圖,就會發現一個奇怪而有趣的現象: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線竟是如此相對應,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呈直角凹進的幾內亞灣完全吻合。自此以南,巴西海岸的每一個突出部分,都恰好和非洲西岸凹進的海灣相對應。相反,凡非洲西岸的突出處,總是與南美海岸的凹陷處相配合。這是怎麼回事呀?

這還要從本世紀初德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說起。大陸漂移學說認為,在距今約3億年以前,地球上現存的七大洲還是連成一片的整塊大陸,其周圍被一片廣闊的海洋所包圍。大約在2億年前,這塊原始大陸在天體引潮力和地球自轉離心力的作用下,慢慢破裂、漂移,逐漸形成了今日世界海陸分布的輪廓。陸地逐漸裂開,形成了四大洋。大陸之間的距離雖然越來越大,然而不管兩者距離有多大,仍可以大致拚合在一起。因此,大西洋兩岸的陸地可以拚合起來。

為什麼說大陸會漂移?

本世紀初德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那麼,大陸為什麼會裂開並漂移呢?這種學說有哪些最基本的論據呢?

魏格納認為,大陸不是固定不動的堅硬地塊,而是一個較輕的矽鋁層,它漂浮在黏性很大的液態的矽鎂層之上,就好像冰浮在水上一樣。由於受太陽、月亮的吸引力和地球自轉時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它會發生移動。而在移動時,由於各處的快慢方向不一致,所以產生了大陸的分裂現象。

許多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工作。地質學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以及加納的阿克拉海灣相隔的南美洲巴西境內,都找到了年齡為20億年,外貌帶有像樹皮一樣紋理的古老岩層。古生物學家發現,各大陸不僅生物進化的基本序列相同,而且具有許多相同的生物化石種類。如在東非和南美2億年前的地層中,都找到了相同的各類陸生爬蟲類化石,在西歐和北美甚至有著相同種屬的庭園蝸牛和蚯蚓的分布。那些陸地生長的動植物是絕不可能經由海域從一塊大陸遷徙到另一塊大陸上去的,所以可以相信各大陸是由漂移而來的了。

大陸還在繼續漂移嗎?

大陸漂移學說已經被很多人所接受了,那麼,現在的大陸還在漂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