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海洋地理大觀(3)(2 / 3)

“熱水瓶”可以在南極洲上存在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南極洲位於地球的最南端,這是一塊常年為冰雪覆蓋的廣袤的陸地,是地球上最大的“冰雪大陸”。有趣的是,在這塊世界上最冷的大陸上,卻有一個溫度比較高的“熱水瓶”。

這裏所說的“熱水瓶”,並不是家庭中用來盛熱水的暖瓶,而是指在南極的萊特冰穀裏,有一個瓦塔湖,湖麵常年累月覆蓋著厚厚的冰層,氣候十分寒冷。但在這個湖泊的深處,卻是另一番景象,離湖麵60米左右的深處,有一層鹽水飽和了的成水層,溫度達到27℃,比湖麵的平均溫度高47℃,南極的考察人員於是把瓦塔湖稱作是地下的“熱水瓶”。

在冰天雪地、氣候異常寒冷的南極洲,為什麼瓦塔湖會有這種“熱水瓶”呢?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地球內部的地熱向上活動的結果。但經科學探測,人們發現湖底沉積物的溫度比湖底水層的溫度要低,湖底水層的溫度又比湖的中部鹹水層的溫度要低,這就說明,熱源不可能來自地下。那麼熱源會來自哪裏呢?地質學家經過大量的考察研究,終於揭開了這個“熱水瓶”的秘密。原來,這個熱源不是來自別處,而是來自太陽。

地球上有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湖泊,比起南極洲的瓦塔湖來說,這些湖泊受到太陽光照射後所獲得的熱能會更多。可是,在寒冷的季節裏,這些湖中並沒有熱水層。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瓦塔湖湖麵的冰層雖然很厚,但湖水卻非常潔淨,很少有礦物質和微生物,保持了永不混濁的狀態。南極洲極晝時,雖然太陽光始終是斜射的,但長時間照在湖麵上,透過潔淨的冰層和透明的湖水,把湖底的水曬成了溫水。這一層湖水含鹽較多,鹹水的比重較淡水的比重大,不會跟上層淡水對流溶合、能夠較好地積蓄太陽光能,加之淡水層像件保暖的“棉襖”,湖麵的冰層又像密閉的保暖庫,這層鹹水就成了一個“熱水瓶”。

在北極真的“找不到北”了嗎?

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句俗語,形容一個人被某件事弄得暈頭轉向時,別人就會說他是“找不著北了”。其實世界上還真有一個地方,再聰明的人,再冷靜的頭腦也“找不著北”,這是什麼地方呢?這個地方就是北極!當你站在地球的北極點上,環顧四周時,到處都是南,偏偏沒有北,其實這個“北”就在你自己的腳下。不過,如果這時你掏出你的指南針,你會發現指南針的北極會指向某一個方向。這是因為地球上地理的北極和地磁的南極並不是完全重合的緣故。

恐龍為什麼會銷聲匿跡了呢?

幾千萬年以前,恐龍曾經在地球上不可一世,但後來卻銷聲匿跡,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人們認為,這肯定與地球的突然變化有關,其中有一種觀點就是阿爾瓦雷斯父子所提出的行星撞擊地球學說: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那場驚天動地的爆炸中,小行星本身被炸成碎片,一部分地球岩石也化成了灰燼,化成灰燼的岩石重量相當於小行星重量的100倍;大量的塵埃隨爆炸氣浪升入了高空,整整好幾年擋住了陽光,使地球整日處於黑暗之中,植物枯死了,海洋浮遊生物大批死亡,不可一世的恐龍也滅絕了。後來,科學家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島以北的墨西哥灣200米水下發現了一個直徑為60千米的隕石坑,這似乎證實了自白堊紀末期龐然大物恐龍的滅絕與天外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有密切聯係的推測。

地球上隕石坑到底有多少?

地球上被隕石撞擊留下的坑有許許多多,如美國的亞利桑那盆地就是一個隕石坑。可是你知道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隕石坑嗎?

地球上保存完好的大隕石坑有13個,它們的形狀都和太平洋盆地十分相似。支持隕石撞擊說的學者在2.45億年前的地球沉積物中,還發現了一些“天外來客”——隕石留下的微量元素異常。它告訴人們,當時地球上大多數生物種類滅絕了,地球自轉有明顯加快的跡象,地球的氣候突然變暖,而且海水又大量地損失。地球上原來的陸地是一個整體。自從隕星撞擊地球以後,聯合古陸就破裂了,並逐步分裂漂移開來,結果就形成了今天的歐亞、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等大陸。與此同時,地球上的四大洋也在大陸之間“橫空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