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克斯是法國一位年輕醫生。在沒有發明聽診器之前,給病人看病時要了解病人心肺活動情況,是沿用傳統的老方法:醫生耳朵貼在病人胸部靜聽。一天,有位年輕的姑娘來看病,說是胸口疼。利奈克斯醫生建議聽聽她的心髒,讓她揭開上衣,以便他的耳朵貼在她的胸部。那位姑娘害羞地拒絕了他,病也沒看,起身走了。當時利奈克斯想,若是有一種器械,有距離地貼在病人胸部,聽清病人心髒跳動聲音,那多好啊。
1809年秋季的一天,利奈克斯醫生在巴黎一個廣場漫步走著,看見幾個小孩圍著一根大圓木玩耍。他好奇地停下來看看。這根大圓木約有六米長,圓木的一端有個孩子手拿一根細鐵棒敲打圓木,另一端又有個孩子耳朵貼在圓木上傾聽,不時的叫喊:“聽到了,聽到了,敲了五下。”利奈克斯看著覺得很有趣,信步走上前去,對那孩子說:“小朋友,讓我來聽聽好嗎?”那孩子抬頭一看,是位叔叔,便爽快地站起身來讓給他聽。利奈克斯蹲下去把耳朵貼在圓木上,清楚地聽到敲打聲音。他興奮地喊:“聽到了!敲了下!”他站起來說:“太有趣了!”忽然想起聲音能沿著木材等固體傳播,不易擴散,音量損失較小。他靈犀一動,萌生了創意,何不用這種方法聽聽人的心髒跳動情況呢?
他回到家裏立即找了一根細木棒,在家人身上試驗,果然有效,心髒跳動聲聽得一清二楚。後來他在醫院的實際操作中義用空心圓木管代替水棒檢查病情,效果更好。又經過他不斷改進和完善,最後用橡膠管做成有兩個喇叭形聽筒的聽診器。
利奈克斯用他發明的聽診器,聽了健康人胸背、腹的聲音特征,然後又聽了幾種病患者胸、背、腹的聲音,都詳細記錄下來了,通過對比.總結出各種疾病,內髒會發出何種聲音。1819年,他發表了《心髒病與聽診法》一書。從此,聽診器成為醫生不可缺少的診斷用具.直到今天還發揮著它應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