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是分型的。人的血型主要有O、A、B和AB四種類型:由於血型不同,人們在輸血前必須對給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進行血型測定。因為有的血型能相融,可以輸,輸了能救人的命。有的血型不相融,就不能輸,輸了甚至會導致人的死亡。
在19世紀,人們還不知道人的血型時,隻知道輸血可以救人;盲目的輸血會引起死亡,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奧地利有位名醫叫蘭特斯坦,他要解決輸血引起死亡的原因。他堅持不懈地進行著研究。
在研究中,有一次他收集了自己和其他五個人的血液,然後把這些血液都分別分離成淡黃色的“血清”和鮮紅色的“紅細胞”;、接下來他把自己的“血清”分別滴人六個小盤裏,再把所有六個人的“紅細胞”分別滴在每個小盤的“血清”上。這時立刻出現了不同現象。有的“血清”和“紅細胞”相融在一起了,沒有任何反應;而有的“血清”和“紅細胞”不僅不相融,卻凝成了絮團狀。
這種現象使蘭特斯坦感到驚奇,他仔細地研究了實驗結果。終於得出結論:原來人們的“血液”類型各有不同。人們在輸血前必須測定輸血人和被輸血人的血液:如果“紅細胞”凝成了絮團狀,說明兩種血液不能相配,病人輸入這種血會死亡;若“紅細胞”,沒有任何反應,說明兩種血液相融,病人可以放心地輸血。
蘭特斯坦發現了血液的類型,使人類輸血治病得到了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