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麻沸散的發明(1 / 1)

醫生為病人做手術時要用手術刀割病人的肉,對於有知覺的病人來說是疼痛難忍的。

華佗為了解除病人做手術時的痛苦,發明了麻沸散(後稱麻醉藥)。給病人麻醉後再作手術,病人就不覺得疼痛了。他是世界上第一位采用全身麻醉術的醫生。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比西方國家早1600多年,它標誌著我國醫學早在公元2世紀時就已有相當大的成就。

華佗(141—208)今安徽毫州市人。精於內、外、婦、兒、針灸等科,對外科尤為擅長,被人們稱為“神醫”。

在沒有麻沸散之前,華佗給病人做手術時,病人因劇烈疼痛難忍,拳打腳踢,為了進行手術隻好在手術前把人捆起來。病人看到華佗手裏拿著手術刀,嚇得大聲慘叫。

華佗常想:怎樣才能解除病人手術時的痛苦呢?一天,幾個人抬來一個病人,這個人飲酒過量,摔斷腿骨,斷骨刺出肉皮,鮮血直流,需要立即做手術搶救。華佗已來不及捆綁病人的手腳,隻讓護送人按住病人的四肢,就開始做手術了,病人一聲不吭,也沒有掙紮,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手術結束後,華佗心裏琢磨著:我做過那麼多的手術,遇到這樣的病人還是第一次。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定是病人飲酒過量失去了知覺,手術時不覺得疼痛,待醒來時手術已經作完。

華佗想到這裏,深受啟發。接著他設想配製一種藥酒,手術前讓病人服下,使病人醉過去,再做手術,不就可以解除病人手術中的痛苦了嗎?主意已定,華佗搜集了許多種草藥,配製許多種藥方,進行過數十次試驗,終於發明了中藥麻沸散。從此解除了病人手術時的痛苦,在醫學史上開創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