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0章 飛機失事後的趣事——拉鏈得以流行(1 / 1)

科學發明和發現永遠屬於勤奮、細心觀察、愛動腦筋的智者。美國工程師霍埃就是這樣一位智者。

狗的牙齒也許絕大多數人都見過,但霍埃卻從人們熟視無睹的狗齒得到偶然的啟示。1883年的一天,他津津有味地細心觀看一隻家犬的牙齒排列,突然,他從那“犬牙交錯”的結構中得到靈感而突發奇想:何不發明類似的一種東西,使兩塊衣料互相齧合宋代替紐扣呢?說幹就幹,他隨後動手設計,反複試驗,終於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根拉鏈。但是,由於它看上去並不那麼顯眼,加上它當時的性能較差,尚達不到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性能很好的實用拉鏈,所以在當年芝加哥城主辦的世界博覽會上展出時,並不受人青睞。其後,也默默無聞,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時光匆匆過去了L0年。拉鏈得到了重要的改進:1893年,美國一家製鞋廠的一位名叫威特庫姆·賈德森的工程師,發明了一種可視為現代拉鏈雛形的“可移動扣子”,並申請了專利。1902年,曼威爾兄弟采用了賈德森的發明並使用“扣必妥”的商標,在世界上第一次成批生產拉鏈。用戶使用的結果表明,這種拉鏈有一些嚴重的缺點:有時拉不動,有時又突然自動崩開。這些缺點給用戶帶來的尷尬是可想而知的。從此拉鏈聲譽掃地,無人間津,生產廠家也隻好關門停業。

時至1905年,瑞典工程師森德巴克來到美國,研究賈德森的拉鏈,進行改進試驗。7年之後的1912年,他生產出了一些改進後的拉鏈樣品,這種拉鏈是在原有拉鏈的銷牙後麵安裝了一係列凸起的花蕾狀的咬齒,使銷牙能夠咬合得更加牢靠而不容易脫開。顯然,這更接近於現代拉鏈。他準備推廣、生產。但是,如果拉鏈得以流行,扣子商人們便會受到巨大的損失。於是扣子商們聯合反對,加之從前拉鏈有過不好的名聲,所以這種改進後的拉鏈在市場上仍未能流行。

正在這時,歐洲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空難事件:在巴黎的協和廣場,一位技術高超的飛行員,駕駛著當時最先進的飛機,在眾目睽睽下作飛行表演,卻突然一個筋鬥從空中栽了下來,結果機毀人亡。經專家調查,這次空難是因飛行員上衣的一枚扣子掉下來,正好滾到機器裏去了,從而引起機器失靈的結果。

鑒於這次慘劇,法國國防部立刻命令,今後所有的飛行員服裝上不許有扣子。於是許多歐洲國家和美國也竟相仿效,作了類似規定。但不用扣子又用什麼呢?人們想到了爭論不休、毀譽參半的拉鏈。

正是這次偶然的空難事件,使拉鏈一下子“起死回生”。森德巴克趕緊與軍事部門聯係,以優惠價縫製飛行員服裝,不久,訂貨擴大到海軍。這樣拉鏈得到廣泛宣傳。由於當時飛行員是人們崇拜的偶像,所以許多人便仿效飛行員穿起有拉鏈的製服。此外,美國一位負責士兵服裝供應的軍需官對這一小小的拉鏈頗感興趣,認為它小巧玲瓏,美觀大方實用,具有紐扣所沒有的許多優點。1914年,他將改進過的拉鏈安裝在海軍水兵服裝的胸袋上,此舉也大受歡迎。

從此以後,拉鏈越來越受歡迎,並得到廣泛流傳。例如,英國的一些服裝設計師們在服裝上配以亮晶晶的拉鏈作服飾,收到了理想的效果。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影星白蘭度穿上自己設計的“拉鏈摩托裝”——一種拉鏈夾克,顯得精悍英武,更具陽剛之氣,便有許多年輕男士競相仿效。7O年代後期,法國皮爾·卡丹這位服裝設計師,也用拉鏈設計出眾多新服裝。

關於拉鏈還有許多奇聞軼事。美國紐約州一家雜貨店主人安格爾·沙坦納因穿著裝了拉鏈的褲子而大難不死。那是在1991年1月的一天,3名歹徒搶劫了他的店鋪,其中一個凶殘的歹徒還向沙坦納的下腹開了一槍,但幸運的是,這顆子彈正好打在拉鏈上,於是他幸免於難。

一枚未釘牢的扣子可以決定一個人及一架飛機乃至一場表演的命運,而這又決定了一個好的產品——拉鏈是否能夠流傳。從這似乎天方夜譚的神話般的史實當中,我們能悟出點什麼呢?

拉鏈曾被稱為“改變20世紀的十大發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