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阿彌陀佛,給諸位說這叫做念佛。念不是口裏念!念是心上有。中國的文字很了不起,這個我常講,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的文字都比不上中國文字。文字是個符號,中國文字卻充滿了智能。“念”是會意,今心,現在心,心上有,這叫念。口裏念佛,心裏沒有,不叫念。口裏念佛,心裏還貪戀著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不能夠放下,那就是古人所說的,你喊破喉嚨也枉然。心上沒有!要心上真有,心上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這才行。那麼也許有人要問:“你要這樣念,你是不是太迷信了?你太傻了!這個現實的生活你都丟掉,你去搞這個虛無飄渺的!不要被釋迦牟尼佛騙了,不要被這佛經騙了。”如果你明白道理,你就曉得,這個事情是真的。這一切萬法,一切現象,從哪裏來的?《華嚴經》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從理上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天天想極樂世界,就是變淨土!天天念阿彌陀佛,就是變自性彌陀。這理上講得通!何況佛在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句話很重要。換一句話說,想什麼就變什麼境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心想變成的。你想佛,佛境界就現前;想菩薩,菩薩境界就現前。這凡夫天天想什麼呢?想貪嗔癡。凡夫是這個心,想名聞利養。想這個東西,這就搞六道輪回。所以六道輪回哪裏來的?你自己想出來的。這是原理。這個道理搞清楚了,我們念佛的信心才真正堅定了。

不但一般人說這些似是而非的話,我們不動心,就是阿羅漢來給你說,權教菩薩給你說,法身大士來給你說,等覺菩薩來跟你說,你也別理會。為什麼呢?我清楚明了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哪有不往生的道理?這才叫信心清淨。《金剛經》上得的結果是信心清淨,必定往生,這個一點都不錯。我們有這樣堅定的信念,依照這個方法修行,那《金剛經》這個開示,對於我們念佛的幫助就大了,這是真實的幫助。

後麵他說了一句話:“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否?”這個實信,就是真的相信。有沒有人聽佛這樣講的,會真正相信呢?佛就告訴他“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莫作”是你不能這樣講法。“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師。”眾生很多,根性差別很複雜,不能說沒有人相信。“後五百歲”就是釋迦牟尼佛入滅以後第五個五百年,所以叫“後五百歲。”那麼換一句話說,就是末法時期。世尊法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個五五百歲,就是兩千五百年以後末法時期,現在正是這個時候。

“有持戒修福”這一句話,我們也不能隨便把它看過,特別是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我們看到,民主自由發展到最高峰就是無法無天,個個都是如此,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民主!在這個社會裏麵還有肯守法的,還有肯修福的,這不是普通人。這要不是過去有深厚的善根,他怎麼肯做到?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亦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這個我們才曉得,現在所講是再來人!這個善根不是學來的,真的是無量劫當中種植的善根。所以天下怎麼亂,他都不受幹擾,他還是能夠守得穩,還是能夠如理如法去做。這個世間不是沒有!有這樣的人!無論在哪個地區,在哪個國家,我們都見到,而且很多。到一個地方,我們在那裏講經,在那裏跟大家一塊研究修學,有許許多多人熱烈地來參加。那麼這些人就是佛在此地說的,他們過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所以,佛法的弘揚非常重要,有經上講的,善根福德他有了,遇到佛法是因緣,要三個條件具足才能成就,佛法給我們幫助,就是因緣。你看往生淨土,《彌陀經》上也說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我們善根福德是具足的,多生多劫修的,現在呢?差的就是因緣了。所以有很好的因緣,啟發我們的善根,那麼這一生就能成就。所以佛在此地把這個事理,都為我們說清楚說明白了。而且下麵這一段話,實在講跟《無量壽經》上佛所說的一模一樣。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佛見到了。所以,我們萬萬不要以為我們修善,積功累德,怕沒有人知道。一切諸佛菩薩都知道,可是最好不要叫世間人知道,叫世間人知道,麻煩就大了。古聖先賢常常教人,教我們要積陰德,積陰德做好事,不要張揚,不必讓人知道。你做的這些好事,人家一讚歎一表揚,就報掉了沒有了,何況很容易墮落在名聞利養裏麵,換句話說,容易引起貪嗔癡的煩惱。所以,佛在此地教給我們不著相,做而無做,無做而做,決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所以般若修學之難,這個心上什麼都沒有,幹幹淨淨,這個事情太難太難!淨宗的好處在哪裏?心裏麵可以有極樂世界,可以有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