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怎樣防治糖耐量降低症(1 / 1)

江西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教授 主任醫師 傅敏端

編輯同誌:

我今年50歲,體重90千克,患高血壓、高脂血症已有四五年了。最近,單位組織體檢,醫生在看過我的體檢報告單後說我患有糖耐量降低症,並給我開了一些降糖藥。我想問一下,什麼是糖耐量降低症?糖耐量降低症跟糖尿病有什麼關係?怎樣防治?

山西 李偉強

李偉強讀者:

當人的血糖高於正常範圍而又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被稱之為糖耐量降低症。醫學專家們研究認為,當一個人的空腹血糖數值<6.1毫摩爾/升,而經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測得其血糖值<7.8毫摩爾/升時,說明他的血糖正常;若這個人的空腹血糖值為6.1~7.0毫摩爾/升,經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測得其血糖值為7.8~11.1毫摩爾/升時,則說明他出現了糖耐量降低症。

糖耐量降低症的發病率可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上升。該病患者多為肥胖者和血脂高的人。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和妊娠期得過糖尿病的婦女,也易患此症。患糖耐量降低症的人,多數無糖尿病症狀。但他們往往會有肥胖症、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等病症。因此,這類病人也極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目前,糖耐量降低症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許多專家主張應對此症進行幹預性治療,以避免此症發展為糖尿病或使患者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等並發症。

治療糖耐量降低症,患者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堅持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同時要積極地治療其他並發症。如有高脂血症的人應進行降血脂治療,有高血壓病的人,應進行降血壓治療,有肥胖症的人應進行減肥治療等。糖耐量降低症也可通過服用降糖藥來治療。常用的此類藥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和二甲雙胍(甲福平)等。阿卡波糖對小腸粘膜上皮表麵的α葡萄糖苷酶(如麥芽糖酶、澱粉酶、蔗糖酶)有抑製作用,能延緩機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血糖得到降低。開始服用阿卡波糖時,成人可每次服25毫克,每日服3次。根據病情的需要,病人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地增加此藥的服用劑量。阿卡波糖的副反映很少。少數病人在服用此藥後有腹脹、腹瀉等症狀,但一般不會影響治療。另外,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的患者不宜服用此藥。二甲雙胍可增加外周組織(如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同時還能抑製糖原異生和糖原分解,從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此類藥物特別適合肥胖的糖耐量降低者使用。二甲雙胍的成人服用劑量是每日服500毫克,分2~3次服用。該藥的主要副作用是有胃腸道反映,如口幹苦、有金屬味、厭食、惡心、嘔吐、腹瀉等。此藥在進餐中服用或從小劑量開始服用,可減輕其副作用。有肝腎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病人不宜服用此藥。

綜上所述,中老年人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和肥胖症患者,應警惕糖耐量降低症的發生。此類人群每半年或一年就應做一次血糖檢測,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