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就在川川收拾家裏的羊奶,去焦己村賣錢的時候,雲雲則在另一頭緊鑼密鼓地準備著……
本來,雲雲的父親對上學的事情不屑一顧,完全是冷漠的狀態,即便他輸掉了打賭。當然,這位農家老漢隻答應送孩子去上學,但是其他的雜費一概不聞不問,任孩子去自生自滅。可是,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渾渾噩噩的狀態,雲雲的父親也不得不重視起兒子上學的事情來。
這個改變格局的人,就是雲雲的姑父,來自喬家莊。卻說這喬家莊位於上官莊西北方向十裏左右的位置,村子周圍綿延兩條溝壑,裏麵水係發達。這兩條溝壑被當地人習慣地稱為喬家溝,而這裏的水係資源也為村民提供了不少額外的收益,那就是魚。不過話說回來,這裏的魚塘是有承包權的,為了規範管理,承包方也打算將魚塘推向市場。具體計劃就是:用柵欄將溝壑的入口圍起來,釣魚的遊客或村民必須付費入內,鑒於大家都比較窮困,所以收費也不貴,一次十元,不限垂釣時間,但是不能使用大網一類的工具捕魚。這個消息被雲雲的姑父帶來,而雲雲在長輩麵前,自然要提起上學的事情。
“這是好事情麼!”姑父的答案來得很快,幾乎沒有經過任何考慮。父親這就不解了,趕緊問道:“這有啥好事情?咱這個娃一天四季逞闊個沒完,啥都學不進去,去上學光是花錢呢,沒啥好處。”姑父嗬嗬笑著,拿掉頭上的草帽,隨手掛在了雲雲家門口的一排掛鉤上,往炕頭盤腿一坐,指著父親就是一頓教訓:“你說你那眼光咋麼短的跟老鼠一樣?娃上學是受用一輩子的好事情,哪噠是眼前這麼幾個錢能比的?你看你鬥大字不認得一莆籃,扁擔倒了都不知道是個一字,連你名字都不認得,敢這麼隻能一輩子在咱這窮村子裏頭過日子。”父親聽了這話,雖然有點感觸,但還是不服氣,和姑父叫板起來:“你說認得幾個字可又能咋樣?照樣還是種地過日子麼?”“才不是呢!”姑父打斷了父親的言論,用一個實際例子擊穿了父親所有的論據:“你看我村子那個看魚塘的,一天四季不做啥活,光是坐收漁利,天天天拿錢呢!人家就是上過學,知道做生意,會算賬,一天不幹活掙得還比咱多。”說到這裏,本來父親還想辯駁,可是早被雲雲一句話打斷,孩子問姑父:“我想去魚塘看看,看看人家咋麼做的,能不幹活就掙錢!”“對,麼你就跟我去。”姑父很痛快地答應了請求,帶著雲雲去喬家莊遊覽了一圈。
其實,喬家溝這裏的地貌倒是沒啥特殊的,隻是溝壑底下有大量的濕地,自然野生的魚類資源豐富,是垂釣的好地方。不過當地人根本沒那閑工夫去旅遊度假,來此的目的都是為了搜刮美味的魚肉,比起集市上售賣的魚,如果一天能釣到兩三條,那就穩賺不賠。
雲雲來到這裏,突然覺得呼吸到了無比新鮮的空氣,霎時間心曠神怡,耳目一新。門口的管理員老大爺不認識雲雲,但和他姑父是老相識了,於是問道:“天龍哥?你來做啥呢?”沒錯,雲雲的姑父名家喬天龍,和這裏的老大爺是同鄉人,很快打成一片。姑父說道:“都說你這魚塘弄得好,我領我侄兒來看一下。”雲雲抬起頭,打量著老漢,不由得感慨道:“咱這魚塘大得很嘛!”老大爺看著雲雲吃驚的麵龐,稚氣中也透露出許多向往的神情,不由得感慨道:“唉,前一陣陣生意還好,最近魚苗可又不多咧,水裏沒有魚,咱這活計可就不好做咧!”確實,既然是個垂釣樂園,那麼足夠數量的魚也是必須的儲備,但是這溝壑裏的池塘幾乎相當於死水,隻有通往祁家溝的溪流是水源出入的通道。那麼如何補充這裏的魚苗儲備,完善生態壞境,對於垂釣生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課。而這些工作,顯然不是眼前這位年歲頗大的老頭子能幹的。於是乎,雲雲抓緊時機,毛遂自薦:“我能尋著魚苗,賣給你能成不?”“能成麼!”老漢很痛快地說道,顯然,小孩子如果能提供魚苗,廉價買入也是兩全其美的好事。於是,雲雲就這樣接下了這個工作。